- 在线时间
- 126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9-30
- 最后登录
- 2018-3-4
- 阅读权限
- 150
- 帖子
- 760
- 精华
- 0
- 积分
- 15832
- 威望
- 0 点
- UID
- 4749
|
本帖最后由 李志勇 于 2013-5-12 00:32 编辑
四、处于当代文化语境下的硬笔书法及装饰
有甲乙二人关于硬笔书法的装饰问答,甲问:“硬笔书法要不要装饰?”乙答:“可问美人要不要穿衣服。”甲再问:“硬笔书法要不要漂亮的装饰?”乙答:“可问美人要不要穿漂亮的衣服。”
从欣赏“硕人”和“洛神”之美回过神来,再听乙的回答,其话语的粗鄙已大大消解,正是话糙理不糙。所谓“若以法眼观,无俗不真;若以世眼观,无真不俗。”(38)硬笔书法的装饰问题,不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如何装饰的问题。
硬笔书法的装饰是硬笔书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硬笔书法创作和审美的需求,是硬笔书法自身艺术性不断完善的需求、也是为了不断满足硬笔观赏大众日益增长的欣赏品味的需求。书法家们已经认识到一幅完美的作品,既要有好的内容(笔法、墨法、字法、章法等),又要有相应的美的形式(纸质材料、墨色、印色的选取及装饰等)。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也对内容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形式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单调乏味的形式,肯定难有艺术吸引力,艺术的视觉效果也要大打折扣。也就是最近几年,随着硬笔展赛的成功举办,其间涌现的一些精美的作品配以精美的装饰立刻引起了硬笔各界的极大关注,关于硬笔作品的装饰也成了一个热门讨论的话题。从硬笔书法艺术发生、发展的角度看,“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这一切是必然的,来的正是时候,并非仅仅因为展赛评委的集体“好色”。况孔子也说“有好德如好色者,吾未见也。”(39)就书法而言,无色难以见形,即使最简单的黑白二元色,也是建立在“色”基础之上的。墨法,一定程度上说就是色法,墨的层次,线条的形状、质感无一不籍“色”来表现。而当代硬笔书法的装饰,除了书法书写本体(包括字法、墨法、章法甚至书写墨色的选择)的讲求之外,还对书写纸张、装裱、印色甚至新材料给予极大的关注,这是对书法作品整体形式的重新审视、对形式的重新评价,这种对作品“整体感”的关注和实践,是一种全新的艺术文化视野。关于书法的装饰性的论述,在汉时蔡邕《篆势》中就论及了,“或象龟文,或比龙鳞”(40)蔡邕用一系列生动的自然形象来比喻篆书“法象”、“象形”的美;“摛华艳于纨素”(41)这似乎是对篆书及书写材质装饰性的最早描述了,而“远而望之”(42)、“迫而视之”(43),又是对书写及装饰效果远近不同距离的观赏玩味。观蔡邕书论,其对装饰性的认识已从笔画到结字,从局部到全篇,从书写前的静思、散怀到书后的“反观审视”,是一种对书写及装饰全过程的调控把握。古代书法装饰性多在书写本体上做文章,在书法意识高度自觉的东晋,王羲之反对“平直相似,装如算子。”(44)提倡“作一字,横竖相向;作一行,明媚相成;作一纸之书,须字字意别。”(45)这也是对书法书写形象性、笔意装饰性的高度自觉。再到唐朝旭素飞舞的线条、明王铎涨墨的大胆运用,把笔形、墨色在纸帛纨素上的装饰性挥洒到了极致。而书画上款识的出现,则是书画内容及装饰性的又一次发展。书画题款钤印可追溯到宋苏东坡,其时形式内容较为简单。到元人时从款识姓名年月发展到诗文题跋,多则百余字。至明清题跋之风大盛,今已把款识钤印视为完整创作的一部份。说明书法的创作观念及形式都在“与时俱进”。随着书法实践及理论的不断发展,书法的装饰性也越来越丰富。我们看到,这几年硬笔书法的装饰也在做着全方位的探索。既有书体及章法的书写本位探索,也有墨色的审慎选取;既有古典形式元素的钩沉(如甲骨、铲币外在形态的模拟),又有现代形式的拿来为用(如信封书写);既有精心的拼贴组合,又有纸质新材的大胆选取;既有激进的探索尝试,也有深刻的回顾反省。一幅公认的佳作无一不是笔墨内容和装饰形式完美结合的典范。
小结
硬笔书法的装饰,是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浸润之下,是在新的书写、装饰材料不断出现之际,是在古今中外文化的交汇碰撞之间产生和发展的。在今天,书法的装饰性如同书写性一样,越来越受到重视。书法装饰的技法越来越艺术化,装饰的学问越来越专业化。书法的装饰日益成为作者才、学、识、鉴、品味、情性综合展现的平台。书写和装饰,使书法家“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们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46)如同款识钤印一样,书法的装饰或许将会被视为作品完整创作的一部份,书法作品,能否在笔法、墨法、字法、章法之后加以“饰法”,确实是新时期硬笔人前路漫漫、吾将上下求索的使命,书法的和谐装饰也必将使书法形式向“无咎”的大美方向前进。
(1)(2)(3)《诗经•周南•关雎
(4)(5)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6)苏轼《论书》原句:“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历代书法家述评辑要》259页,刘遵三选编,齐鲁书社)
(7)汉•刘向《说苑》引《墨子》佚文(《中国古代名句辞典》765页,陈光磊、胡奇光、李行杰编著,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7月第1版)
(8)汉•许慎《说文解字•叙》
(9)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140页
(10)汉•许慎《说文解字》卷八衣部
(11)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七巾部
(12-16)《康熙字典》》食字部
(17)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九文部
(18)汉•许慎《说文解字•叙》
(19)-(24)《康熙字典》卯集下文字部
(25)《易•系辞下》
(26)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新一版,第50页
(27)汉•许慎《说文解字》卷六贝部
(28)《系辞下》孔颖达《正义》:“无咎者,即此卦象能补其过;若不能补其过,则有咎也。”
(29)魏晋,王弼《周易注》
(30)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0页
(31)《论语•八佾》
(32)《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33)清人姚际恒《诗经通论》
(34)三国魏,曹植《洛神赋》
(35)老子《道德经》第25章
(36)《没有人是艺术家,也没有人不是艺术家》第十章129页,朱青生著,商务印书馆
(37)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4页。
(38)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人民文学出版社
(39)《论语》第9章
(40)-(43)汉蔡邕《篆势》(《中国历代书论选》第5、第6页。潘运告编著 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1月第1版)
(44)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国历代书论选》第38页)
(45)王羲之《书论》(《中国历代书论选》第41页)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后记:想写关于硬笔书法装饰方面的文稿,约有两年时间,期间时或留意却又了无头绪;常常提笔却又次次搁下。在这段时间里,临帖和创作占据了大部分的闲暇时间,在临、创的过程中一直试图缕清这个文题的思路。恰逢“第一届中国硬笔书法高峰论坛”征稿,又值春节长假,遂自给压力,左右翻拣,上下求索,浸乎其中。冷夜迟眠终归“完稿大吉”,是一快也,故记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