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744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6-12
- 最后登录
- 2023-12-3
- 阅读权限
- 150
- 帖子
- 13841
- 精华
- 6
- 积分
- 19683
- 威望
- 236 点
- UID
- 3
|
四 书法道路上显身手
1975年长子就开始练字或云习书法吧,当然那只是个感兴趣的“副业”,在武汉地质学院宣传部工作,画画和书法都有用处,不过他知道自已很嫩,不敢想公开发表什么作品。大概是在1982年春,长子告诉我,浙江发启搞全国青年钢笔书法比赛,他想试试。我说:毛笔书法家太多,你是难以冲进去的,钢笔书法年轻,老资格不多,而且钢笔字是工具,实用性更广,参加比赛是件好事。他真投稿去了,结果得了鼓励奖(此奖的前面有一、二、三等奖),他感到羞愧地说,得个“鼓励奖”公布出来难堪,还不如不得奖;当获奖作品些刊载出来后他又说:我看那些获奖作品有的字也不怎么样!当时他的三弟泽川在学校参加钢笔书法比赛获一等奖,便在哥的面前挑衅说:哼,鼓励奖,不如我的一等奖!哥当然不示弱地说:你那个小小的学校算什么------,就这样兄弟俩争论开来,并一直纠缠下去。
大概是兄弟较劲的吵闹声传到了北京吧!1984年初夏共青团中央委托《东方青年》杂志社主办《全国首届青年钢笔书法竞赛》,当然他们兄弟俩都寄去作品,报刊报导说大赛评委会共收到全国二十九个省市的各族青年投稿三十佘万份。兄弟俩等呀等,急盼音讯,尚未知评选结果就先后有两位浙江的青年给泽川来信说,看过钢笔书法作品展览,很喜欢他的字,希望给他(她)手书一幅字,可洪川的没消息;再等,大赛评委会给三弟来信了,一直到次年1月4日哥终于收到信,两人都获三等奖,打了个平手。两个月后见到1984年《东方青年》第一、二期刊登了大赛获奖名单:一等奖10人(无湖北人),二等奖30人(湖北2名),三等奖50人(湖北4名),四等奖100人(湖北3名),还有五等奖数百人。由此看来兄弟俩的钢笔字有点比头,于是他们切磋习钢笔书法的劲头更大了,不仅练钢笔字,还书写出多种式样的作品给别人提意见。更有意思的是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晚上,兄弟俩同我在一块商量去大街上卖字,我赞成;多少钱一张作品呢?贵了别人不买,五分一张吧,别人会瞧不起我们,就定一角钱一张,次日吃罢年饭,兄弟俩都带着自已的作品和三等奖证书,还有一块带镜框的“钢笔书法”牌子,骑上自行车奔江汉路去了,他们立于街边,迎着寒风抿着雪花,面对观字的青年,卖字啊!初一、初二也出去卖字(其盛情盛景,长子写过一篇短文“回忆卖字”刊登在天津《散文》杂志1990年第11期上),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春节。
对于大学本科毕业的浩川来说,这几年也练钢笔字,不过只限于行书且看得过去就行了,可由于哥和弟都获全国钢笔书法比赛三等奖,他有点坐不住了,也恢复习钢笔书法,加上兄和弟卖字的收获,便参加写作品的行列,且行书很快见效,在长子的带动下,三兄弟编写成楷书行书混合的钢笔字帖 。长子带着“字帖”稿到武汉市几家出版社联系出版,跑了不少空路,碰了好些钉子,有人认为有些字不过硬,有的要先付出版费两万元并自销两万册------,终于遇到一家谈的有点意向,在商谈定论的前一天晚上长子对我说:这家的经理对我很热情,不提出版条件,但看过字帖稿觉得我的字可以,两弟弟的字差一些,明天同经理谈定稿拍板,要是经理不同意他们两人或一人上帖怎么办?我反问道:你打算怎么办?他说:我当然力争三人都上,但如果他只看中我一人的,也可能看中我和泽川两人的,好不容易有一次出版机会,我不放弃。我说:你这样想那就可能不是三兄弟一齐上。他马上回答;我肯定尽全力争取一齐上,这里只讲万一,我多年盼望的机会------。我打断他的话说:没有万一,古有“三苏”,今天为什不可以在钢笔书法上有“三李”;如果今天只你一人上,那另二人就会长期掉下去了,独个钢笔书法高手在你前头有好些位,可亲兄弟三人都是高手尚未听见,也算一典型吧,何况三李是你为首,我的意见是三兄弟要上一起上,字嫩一点的那怕只上一页也行,既然有人看中你的作品,他二人再练(会加油的),一定还有机会。长子定下一条心次日同经理谈妥,1985年4月三兄弟合书的《楷行钢笔字帖》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问市了,长子和他的两个弟弟的书法处女作问市而且第一批出的30万册很快就销售光了
1985年春武汉市青年联合会主办(面向全国)钢笔书法比赛,兄弟俩分析了全国首届大赛的形势,都宣布“我要参加,稳获一等奖”,并动员浩川也参加。我在旁边也插话了:哥哥弟弟的钢笔书法都获一等奖,老二夹在中间受气哟!我宣布,浩川这是第一次参赛,只要上了等级奖,我发奖金。离交参赛作品的截止日期只有两个月,这下可闹热了,当时我们住在地质学院十六栋(二层的单身楼)的楼上楼下三间房内,洪川住一楼,两弟住二楼,经常上上下下切磋技艺,离交参赛作品只两天,浩川的作品该定稿,约定这天晚上同哥研究修定,浩川向哥说:今晚女朋友要约会,改在明天行吗?哥回答:先切磋作品,八点钟见女朋友,两不误。三弟兄的行动也影响到邻居有几位练钢笔书法要参加比赛。5月中旬公布评选结果:一等奖6名,有洪川和泽川,二等奖14名有浩川,三等奖40名,还有鼓励奖;十六栋还有地院一位姓鲍的青年教师也获一等奖,也就是说,全部一等奖被我们十六栋占据一半。7月3日《武汉青年报》第六版以“芍药牡丹相间红”标题记述了“钢笔书法获奖者李氏三兄弟”的事迹(有合影照)。我也执行了诺言,给浩川发奖金40元,洪川和泽川均60元。
当年11月9日,武汉青年钢笔书法协会宣告成立,这次比赛获一、二等奖者均为理事会的理事,洪川被选为协会的主席(因此而成为武汉市青年联合会委员)。1988年6月下旬 协会召开第二次会员大会,选举第二届理事会理事23人,常务理事12人,三兄弟都被选为常务理事,洪川继续担任主席。为了适应硬笔书法的发展形势,武汉青年钢笔书法协会于1989年3月21日起更名为“武汉硬笔书法家协会”并为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及武汉解放40周年,在武汉地区举办“十佳硬笔书法家”评选等活动,5月16日,三川兄弟因被评选为“十佳”,都接受了所颁奖杯和“十佳”证书,我作为活动的赞助单位(三川钢笔书院)之一的代表,向获奖者颁发了“三川杯”及证书。
1986年5月29日,北京来电通知洪川三兄弟和赵忱(居武汉大学)去首都人民政协礼堂参加“中国汉字硬笔书法大赛”颁奖大会,后来了解本次大赛由中央电视台等24个单位联合主办,参赛作品有九十七万四千佘幅,含盖17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人及日本书道友人的作品,盛况空前并有多家媒体报导。武汉硬笔书协成立后,理事们交流的机会多,习书法的热情也高了,长子进步很大,这次大赛中他获一等奖(湖北只两人获一等奖,另一名是大悟县的柳长忠),浩川长进也快,获二等奖,《北京青年报》在报导中特别提到李氏三兄弟都获高奖这一典型。往后三兄弟还参加过一些硬笔书法大赛(规模都比这次小)获一、二等奖,再往后就只发表作品,写字帖和论文以及当大赛评委了。
1986年6月新蕾出版社出版了洪川书写的《中学古诗钢笔字帖》,这年冬天洪川重病住进武汉同济医院半年有余,此期间浩川和泽川同书协另六位书友合作书写的《青年硬软笔字帖》(十六开本)于1987年10月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7年洪川三兄弟的作品曾在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展览并于10月送日本展出(湖北的共选去10份,其中武汉5份含三兄弟各一份),是年12月洪川完成《常用汉字钢笔字帖》交湖北人民出版社于1988年3月出版发行。与此同时,三兄弟应《初中生周报》邀请,编写(洪川执笔)了《与中学生谈钢笔书法》讲座共24讲分24期(1988年1月6日至1988年10月26日)刊出。
由于洪川三兄弟都参加北京的“中国汉字硬笔书法大赛”颁奖大会的消息传开后,全国各地零星的就有信件来问津;《与中学生谈钢笔书法》讲座发表了,中学生们的钢笔书法也活跃起来了,每周有十几封或几十封中学生给三兄弟的信从共青团武汉市委转来(当时三兄弟没留下自已的地址),面对这些中学生一张张可爱的小脸,三兄弟得一个一个的回信。过了些天,他们蒙发出开展钢笔书法函授的动议,先向武汉硬笔书协提出,因难度大,形不成决议,于是决定我们家自已办,成立“三川钢笔书院”面向全社会传授钢笔书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