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00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解决学生书写的根本问题:写字的“格律”在哪里? [复制链接]

Rank: 8Rank: 8

在线时间
47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14
最后登录
2015-12-9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10664
精华
30
积分
60320
威望
51 点
UID
85

杰出贡献勋章 博客之星 协会代表 荣誉勋章 火爆大贴勋章 版主勋章 硬坛精英 幸运之星 金点子奖 魅力之星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5 14:25:22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解决学生书写的根本问题:写字的“格律”在哪里?

□阿敏

浙江临安横畈镇中心小学的伍云波校长最近同我联系,说他们那里为了尽快解决小学生的书写问题,要求同学集中临习印刷字等线体(即电脑中的“细黑体”或“幼圆体”),因为事无先例,所以想听听我的意见。
    这真是一件蹊跷事。按说,浙江是传统文化积淀极深极广的地方,那里的“硬笔书法”活动开展得既早又很有规模,硬笔书法家和出版“硬笔习字帖”的等级和数量都在全国名列前茅,而伍老师本人的字也写得中规中矩,那为什么横畈小学现在宁肯推行“印刷体”,也不让学生照着字帖学书法家的字呢?

    从实事求是出发,我支持他们“壮士断腕”般的改革动机。面对现在学生写字的“惨不忍睹”的现状,大家试过各种办法想过无数主意,但实践证明效果都不好。吃够了苦头之后,他们想另辟蹊径,找一种最最简单的标准来快快解决问题。于是,干脆抛开传统书法教育这本“老皇历”,选个“既有规范”又“清楚整洁”的印刷体试试。“机制字”虽然少变化、没灵性而且“标准很低”,但至少依样画葫芦还能“认得清”、“过得去”——无论是实际运用还是应付考试,对每个学生的现在和将来都有好处,因此我认为他们的大胆背后,有实实在在的责任心在支持。
    另一方面,我认为手写“机制字”是会有点矛盾的:手写字的横画常常左低右高带点斜势(这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而且“好字”写出来一般也应该是有大有小需要随机安排的。但“机制字”则以“整齐”为第一目标,每个字的个头都方正统一,而且所有的横画都是绝对水平的。这两点差异,我想伍校长应该也是掂量过的——也许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吧——现在“出此下策”,一定是因为“写黑体字”比“临摹书法字帖”更有利。真是的——如果按老办法要学生临摹书法字帖,至少面临三大难题:一,字帖五花八门,各是各的“体”,哪一种最好,谁也说不清;二,书法家写字,好看是好看,但其中花样太多:每一笔都有无数的讲究,到处都是提按顿挫锐钝方圆,而这些在实际书写时都是用不着的;三,现在学生都很忙,不可能在写字上花太多的工夫,如果把事情搞得太复杂在短时间不能见效,学生和老师的反应一定不是应付就是放弃。那么,电脑字库中也有更接近于手写体的“楷书体”和“行书体”,为什么他们不叫学生模仿呢?我猜其中的“不得已”大概是:一写楷体或行书,笔画必又回到“轻重起落”、“一波三折”上去,远不如“黑体”统一的线条那样单纯、便利。“潜台词”是明确的:眼下的当务之急,是“救灾”而不是“拔尖”,“瞎耽误工夫”的所谓“用笔”要坚决回避。哪怕降低些标准、简化些规矩,也要叫大部分同学写出字来基本上“看得过去”。
为了与伍老师共商小学书写教育,我抽空到临安横畈镇中心小学去了一趟,看了他们“黑体字书写”的课堂教学,还给同学和老师分别都讲了课做了示范。
    我在那里表达的意见,大致有两个方面:
    (一),假如把不把描摹黑体字当作终极目标而作为“能力训练”的一个阶段,或许也是可行的甚至是有利的(当然也不是唯一的)。学美术不是也要经历“几何形体”和“石膏写生”课程吗?尽管这些对象在今后的画作中几乎不可能出现,但作为一个指向性十分明确的训练阶段,仍然是重要的、有益的。黑体字有几个“现代化”优点:一,标准统一,随处可见;二,端正匀称,单纯稳定;三,取消了一切提按顿挫、连带强弱;四,笔画关系简明,比如类似的笔画常常都有一目了然的“平行”和“等距”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仅仅是老师自己能临摹得极像,并不见得就能帮学生提高“能力”——此中的关键 ,是教师心中有没有“能力训练”的意识。我在給同学上课时,要求他们特别注意“笔画之间的关系”,并介绍如何运用简单的方法,来判断每一笔的方向、长短、高低、位置,相互间是否平行或形成怎样的角度,以及距离或比例等等。我想借此向老师们强调:仅仅要求学生把笔画写稳(比如横平竖直)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帮助他们养成“每写一笔,都要以其他笔画作为参照”的习惯——这才是最重要的。当这种“主动的意识”逐步成为一种综合的“本能反应”时,要准确判断和表现字的结构关系就不成问题。无论看或写,能“同时兼顾”的方面越多(比如长短、方向、位置以及相互关系等等),临摹就越准确,当然也对提高和拓展“比较、分析、把握和记忆汉字形象的能力”大有好处。
    换句话说,要训练“笔画的关系意识”,关键不在写什么样的字,只要老师的观念明确、引导得当、水平足够,用黑体字来提高临摹和书写能力也一样可以达到目的。
    (二),我还建议:当“机制字”写了一两年、能力有了相当的提高后,学一点关系简明的、规律性较强的“手写体”也是必要的。当然,现在要找这样的“手写标准体”,还有些困难(我看见伍校长为此煞费苦心、殚精竭虑):一方面,书法家写的字帖,笔画太复杂,学起来很难,而且容易因追求笔姿而分散对结构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好字”的笔画关系究竟应该符合怎样的规律,这类问题还没有被书法家纳入视野或设为研究课题。我相信,只要社会对此能够真正给予关住和重视,在三五年内应该能够基本解决问题。对横畈小学,我已作出承诺:在一两年内为他们提供合适的临习范本并基本讲清楚其中的道理。在与该校老师交流时,我简单地阐述了自己理解和总结的“汉字造型规律”,课后有不少老师反映“既有道理又有价值”。
    老师教学生写字,应该和教数学、语文一样:让学生掌握“这样就对,那样就错”是最重要的。可惜现在的“书法教育体系”(不论哪一级)中,只有“好坏”没有“对错”,这就需要有一个“基本的标准”来做判断的依据。一说到这样的问题,大家都不习惯、难接受:“几千年来学写字就是临帖,哪有什么对错的尺寸来丈量的”?
    要说明这个问题,这里不妨举“诗词格律”的例子:
    旧式诗词,当然是要讲“好坏”的——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秦观辛弃疾,他们的诗词万古传诵——这是一种中国人都要经历的“精神的体验”。但是,熟记好诗词并不等于自己就会写——当希望自己也能写一点时,此时就有一门必修课叫做“诗词格律”。它不说具体作品的“高低好坏”,只说在平仄、押韵、对仗和句式方面一般应遵守哪些“形式的规矩”——“对错”的根据,就是写出诗词来是否“合律”。当然也有种种特例,但既称“特例”,就是对“一般”而言,所以它也是规则的一个附属部分。掌握了规律,意境雅俗、水平高低一时还谈不上,但写出来的诗词在形式上一定是基本合格的——反过来,假如不了解“格律”,意境再高想象再美,这诗词肯定也是“不对”的——这就是“规则的限制”。有了“体验”和“规则”,想学的人就可以既懂欣赏,又能实践——即使是模仿,也知道“为啥必须这样”的道理。当然,要开设“对错”这门课,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承认规律,而且它已被总结出来。可以这样说,后来能写旧诗词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格律规矩的。
    书法教学的问题,就是缺了后一个方面——谁也说不清“好字”都有哪些“一般的规矩”。我们无处不在地体验着“欧阳询瘦紧险峻、颜真卿宽博雍容、柳公权劲健刻厉、赵孟頫秀媚圆熟”等等个案,却没有人想起来把这些字放在一起,比较研究一下它们都有哪些共有的特征——是哪些共同的审美要素才使它们有资格都成为“好字”的(也包括印刷体、美术字)。其实,“共同的要素”一定是客观存在的,否则,写的人、看的人凭什么来判断“好坏”、取得共识?只不过,大家依据的标准都还只是一种“潜意识”,一时还无法把它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讲清楚。在从前,这个缺陷还没有成为当务之急:“写字是门面”,人们有兴趣;有的是闲暇,多花点功夫可以在所不惜。以前的环境,招牌、海报、布告、书信、笔记、批示、便条等等,满眼都是写得不错的手写字,所以很多人甚至不必正经临摹过字帖也能在潜移默化中受益——大家写出来都差不到哪里去。但现在情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信息爆炸、课业繁重、竞争激烈、取向多元,手写更多让位于“机打”,“好字环境”已经不复存在,所以,再靠“走哪算哪”的办法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字写不好就“重视”就“加课”也不是办法,因为如果还是旧意识、老办法——字还要一个一个练,帖还要一遍一遍摹,大部分年轻人既没时间也没兴趣(这其实也是当今学生书写水平每况愈下的根本原因)。伍云波老师也很明白写字现在不过是个工具,写出来基本过关就可以,但如需占用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耽误其他学业,就一定既“不能”也“不值”。
    在这样的情况下,总结“好字”的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如果学生能像“诗词格律”那样掌握几条最关键的原则,在老师的指导下又能基本做到,那就和创作“格律诗”都会“合格”一样,书写任何一个字在形式上都是正确、合理的——因为规律至少大家都是知道的。
    没有规律就没有学科,这在其他任何学科都是最基本的常识;但到了“千年不变”的书法这里,反倒成了一个稀罕难得的“新生事物”。要想研究或贯彻“规律”,在很多地方会与“老调子”发生碰撞或抵牾。尽管规律是极简明的(也必须简明),但要把道理说清使人接受,还不得不先把相关的问题和原因说清楚——比如:一,“书法”和“书写”,现在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件事;二,传统的书法教学模式与当今的教育理念有哪些“严重的不适应”;三,人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字的好坏的;四,临摹在书写教学中的目的是什么、实际该怎样做;五,考量中小学生的书写,怎样的标准才算实事求是、才有可行性;六,为什么老师写得不够好,也能用规律来指导学生(如写旧诗那样)等等。当然,最重要的核心问题,应该是“所谓规律,一般应该具备怎样的特征”、“汉字造型规律的核心是什么,具体应该怎样运用、施行”。
    综上,我认为临安横畈镇中心小学“抛开老法要走新路”的方向是完全合理、正确甚至必然的,也希望我那里所讲的意识、方法和规律,也能成为“汉字造型规律培训课”的开始。


                                                                                                               
20086月于北京

舍我其谁参佛偈   无名乃道证仙丹

□《中国书画评论网》:
http://www.zgshpl.com/index.php
-------------------------------------------
老无邮箱:zgshpl2010@163.com

Rank: 8Rank: 8

在线时间
47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6-14
最后登录
2015-12-9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10664
精华
30
积分
60320
威望
51 点
UID
85

杰出贡献勋章 博客之星 协会代表 荣誉勋章 火爆大贴勋章 版主勋章 硬坛精英 幸运之星 金点子奖 魅力之星

2#
发表于 2008-8-15 14:40:01 |只看该作者



阿敏:

不用说,我这种态度,书法家在感情上是很难接受的。那么我们现在来做个自测:
    假如你自己有个孩子,小学三四年级。除了每天繁重的功课,他还要业余学习外语、电脑、奥数和体育。虽然有些班是父母强加的,但他一定会有自己的“真兴趣”。此时你怎么办呢?是强迫他每天一两小时专攻书法,还是鼓励他做自己喜欢的事呢?此时,对他的“写字乱画”,你是否会让步到“过得去就行”呢?如果他能写得板板正正的美术体,你是否还一定要他“取法乎上”硬写“欧颜柳赵”呢?假如你认为其他的技能确实更重要,那么对于“差不多就行”的写字,你将用什么方法指导他“速成”或“过关”呢?
    应该看到,有那么多有趣和有用的业余活动放在孩子面前,古老的书法是吸引不了现代的大多数的。



舍我其谁参佛偈   无名乃道证仙丹

□《中国书画评论网》:
http://www.zgshpl.com/index.php
-------------------------------------------
老无邮箱:zgshpl2010@163.com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在线时间
162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1
最后登录
2012-5-15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1668
精华
1
积分
16993
威望
0 点
UID
5047

荣誉勋章 博客之星

3#
发表于 2008-8-15 14:42:32 |只看该作者
早已读过,与英雄所见略有相同~~~~
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伤!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中国硬笔书法网 ( 中国硬笔书法网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天仙路西湖明珠小区5-101室(432000) )

GMT+8, 2024-11-30 17:23 , Processed in 0.024694 second(s), 1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