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殊野 归璞反真
熊洁英的书法艺术
顿子斌
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北京师范大学书法博士后、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杰英的作品以趣胜,面目多变,时而大刀阔斧苍劲求破;时而平和规整稳如泰山;时而低声呢喃有如切切私语。作品风貌随创作题材,亦随心而变,或为天真古朴、或为熟稔精缜。
拙朴,在审美的对比中见出的。拙,是巧之反;朴,是丽之反。作为美学范畴,拙朴是与工巧、精致、秾丽、华艳、柔媚相对比的。它又相涵、相当或相近于稚拙、丑拙、质朴、素朴——在艺术中,特别是空间艺术中,拙朴美是并不罕见的存在。在杰英的书作中,较为直观的视觉为——拙劲。“能拙朴则浑厚不流为夸侈,强烈不流为滞腻”。由此可见,拙朴之难成。
杰英书作无刻意拿捏矫作之媚态,也无剽窃前人之精巧,反倒是作者创作时手中挥毫刹那间的灵感迸染纸上,无不渗透着纯然的秉性,洋溢着“拙”味。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中云“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杰英作品《心如空虚 量周沙界》风格拙朴、本然,改作朴实的行笔、沉缓滞涩,且运笔中似是踌躇逡巡,把笔犹豫,然却于毫墨间调侃精巧华媚,进行中叩问智慧玄禅。书作最难得之处在于有了“禅味”。真率失控的起笔行笔、相遇殊野的字体结构,归璞返真的情趣,虽有失精巧华雅,却值得深深玩味。
杰英书作中也不乏佛教经文。行笔自如,仿若天成。在宗教领域中,经偈皆为宗教明理教化之功用,佛经书法亦从观念上给人一种潜在的敬畏感。杰英手抄佛经是恬淡释然的,没有丝毫追名逐利的痕迹,流畅自如,虔诚静谧。虽然写经文字不在多少,亦不在书体、章法,仅仅一百余字,便将书者心境渲染纸上。杰英行草筑基于大王、孙过庭、黄庭坚和米芾,取米、孙之形质,而提黄之神韵。其写经于此体现最为充分。
杰英对结字有着特殊的敏感。最近他的行书有以“方”取势的倾向。汉字本方,但多为美术字。而在书法中,多为长方、扁方。除了个别汉碑外,以正方取势者不多见。这无异于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一个艺术家的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他解决难题的能力。而恰在此处,我们看出书家的匠心所在:方而不呆,方而不板,游刃有余。
顺便说一下杰英的硬笔书法,我见杰英硬笔书作很少,但印象很深。硬笔书法可以成为书法的最高境界乃至毛笔书家的最终归宿。杰英或为其中一例。我见过多位毛笔书法家的硬笔字,其境界、格调反高于其毛笔书法。何故?“冗繁削尽见真淳”,这时“惟笔软奇怪生焉”——表现力丰富反而成了表现的蔽障。
周星莲认为:“字有筋骨、血脉、皮肉、神韵、脂泽、气息,数者缺一不可。无论真楷行草,皆宜讲究。”一般而言,硬笔书法以筋胜,而杰英的硬书则以血脉胜,以气息胜。而“皮肉、神韵、脂泽”均得到了象征性的体现。其题字“岭南硬笔书法网”可为明证。周星莲评黄庭坚书法,“黄山谷清癯雅脱,古澹绝伦,超卓之中,寄托深远,是名贵气象。”七字于此有所沾溉。他的硬书以简驭繁,在拓展硬笔表现力方面颇具启发性。
杰英正在向成熟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