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4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6-14
- 最后登录
- 2011-12-21
- 阅读权限
- 150
- 帖子
- 115
- 精华
- 1
- 积分
- 1482
- 威望
- 0 点
- UID
- 53
|
9,孙伯翔惠售风波
2007年十一黄金周,孙伯翔老先生突然成了网络焦点,网上论战此起彼伏,一度达到白热化,叫骂语言不断升级,书法人斯文扫地。
我费了半天劲,才算理出个头绪。事件源起书法网5周年庆,搞了一次孙伯翔书法惠售活动,两字小品,一幅300元,限额100人(后又增50人)。随后,相同的活动在另一家书法网站出现,图片和方案也与书法网相同。于是,书法网公开发布严正声明,要求对方“立即停止这种未经书法网允许擅自盗用书法网拍摄的活动图片及活动文案的非法行为”,同时提醒网友,“谨防其他网站和个人盗用书法网站拍摄的图片及文字,举办同样优惠活动,而以代笔伪作骗取钱财的非法行为”。同时声明“书法网是该活动唯一发起者,迄今未同意和授权任何其他网站和个人参加该活动,任何非法盗用本网活动图片和文字的网站及个人所产生的包括‘作品真伪,格式不符,寄送遗漏,钱款被骗……’等后果者,书法网盖不负责”。
论战由此开始。一方支持书法网将维权进行到底;另一方坚决声讨书法网的声明言语失实,作品绝对保真云云。最为戏剧的是,两个举办此项活动的网站的搓合人竟为同一人——孙老先生的一弟子。在两方的混战中,我大概了解了来龙后脉。书法网和孙先生合作这项惠售活动,事先争得了孙老的同意,但并没有先按商业规则签定任何协议,也没有按法律程序获得“独家举办权”,本着宣传老师的目的,孙老这名弟子又联系到另一家书法网站一起出台同样的活动,也是争得了孙老的首肯,并使用了书法网的图片和文案。可以断定,两家网站的活动都是真实的,孙老的作品也是真实的。
此惠售风波的谁对谁错,我并不关心,我只想就这一事件本身,谈一些个人的感想和看法。沟通不畅和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这一事件的直接原因。
这种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这是中国当代书坛的现状所决定的。毕竟当代书法家还没有一个完整、有序、科学的签约公司和经纪人制度。这一点娱乐圈的经验值得借鉴。我们现在的书法家多是个人参与作品的商业活动,这是个体户行为,是不科学的,是迟早都要出事的。
孙伯翔先生的惠售风波可作为一个典型的案例。孙先生的公子和弟子在这里充当了代言人的角色(我相信他们都是征得了孙老的同意和授权),不经意的一次“一女二嫁”的惠售活动,没想到竟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首先,如果孙老的代言人在书法网之后,想继续在别的网站搞相同的活动,并想使用书法网的图片和方案,如果征得了书法网的同意,这件风波根本就不会存在了。正是由于孙老的信任和代言人的疏忽,无形中让孙老卷入一场漩涡。无论如何,孙老都是最大的无辜者和受害者。
作为当代书法大家,孙伯翔在书法爱好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刘正成先生曾评其为“近百年作楷第一人”,王镛先生也称孙伯翔“集北碑之大成而能入于行,当今一人”。可是,本来惠及众人的好活动,一下子因争执和叫骂而蒙上了一层灰色。
书法家在进行商业活动中,缺乏应有的法律意识,由此而引发的纠纷越来越多,这足以引起所有书法家的注意,市场经济下的商品交易,一定要按市场的规则来办,不然出了事,谁都说不清,谁都难辞其就。
书法网作为企业化运作最为全面的书法网站,也应该由此吸取足够的教训。公司化的网站,在运作任何商品化项目时,都应该规范而严谨,如果一开始就和孙老签订一份独家运作的授权协议,那么,再有别家网站抄袭,就用不着靠“声明”以正视听了,法庭上见。可是,书法网先失一招,为自己本来更为完美的活动埋下了败笔。这样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2007年,孙伯翔惠售风波给所有书法家和书法网站以及文化公司,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律课。在突飞猛进的市场经济大潮下,我们的书法家集体落伍了。如果这一课不及时补上,以后此类的纠纷肯定会越来越多。说不定,哪天税务局敲你的门查你的税,你说的清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