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212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3-20
- 最后登录
- 2013-5-14
- 阅读权限
- 150
- 帖子
- 133
- 精华
- 0
- 积分
- 2836
- 威望
- 0 点
- UID
- 6707
|
一个“草根”艺术家的不懈追求
作者:陈之秀
认识陈沫吾先生已有十余年了。他给我的感觉永远是来去匆匆,说话时声音洪亮。他对于艺术总是孜孜不倦的不断追求,实则是他将人为什么要活着,以及生命意义的高度诠释。从他一幅幅书法中,一篇篇诗文中定能找到答案。他虽身为国家公务员并担任处级领导干部职务,但从他的书、画、印及诗、文作品中,却很难看出一丝一毫的“庙堂气”,反倒充满了狂放、疏简的野逸之气,究其原因,当与他的身世、经历有关。
1964年,陈沫吾出身于川东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父亲的伤残,很小的时候起,他就与母亲一起,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虽然他品学兼优,但却因家庭无力支付他上大学的费用,只好降格以求,考入了一所农业中专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省林业厅下属的野生动物资源调查队工作。后来,他虽然以其出色的组织能力和出众的艺术修养,被选调到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工作,并在37岁时就被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但是,这一切并没有改变他与生俱来的脾气禀性,以致极大地影响了他的艺术追求,奠定了他不以参展、获奖为终极目标,而以修身养性为鹄的“草根”艺术家的定位。
唯其如此,他的书法作品多以行、草为主,且吸取了历代无名书家的碑帖、手札养分;他的国画作品多以山水为主,且采撷了历代文人画的精华;他的篆刻作品多大刀阔斧,且师法于秦砖、汉瓦;他的诗多以绝句为主,杂以佛语;文多以笔记为主,杂以哲思。无疑不体现了他亲近民间、亲近自然的“草根”特色。更体现出了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也才是真正艺术魅力之所在。一个书法家,他的艺术魅力在于用作品去表达,有思想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而有思想的作品实则是以情动人。
陈沫吾先生用业余时间潜心于艺术的学习与创作。他尊师重教、注重传承、广采博收、致力创新的心迹和足迹。他虽曾拜蜀中书、画、篆刻名家龙国屏、王永年、罗巨白、苏园、邹文正等为师,但他对于自己的启蒙老师同样念念不忘。在《我的艺术人生》一文中,他就将他上小学时的启蒙老师蒋云祥,上初中时的老师邹安民、邹青山、邹质卿、邹绍平以及升学后的老师余联淮等一一记载,足见其对老师的尊敬。
在他的文章中,也有一些可以看作是辅导学生的教材,如《如何写好钢笔字》、《如何学习隶书》、《中国画的用墨》、《中国画的色、墨与水的关系》、《中国画的构图》等,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介绍出来,因为他深知,在初窥艺术门径时如无名师指导必走弯路的苦衷。在他的学生中,既有亲戚、同事,也有佛家弟子,更可看出他“有教无类”的博大胸襟。这样的情怀,正是一个艺术家所具备的气度与风范。
陈沫吾先生多次在文章中提到,“人文合一”、“功夫在诗外”,因此,他不仅深入研究书、画、印的史、理与技,对于儒、道、佛等学问也广泛涉猎,甚至从东巴文中汲取营养,以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他对艺术学习坚持的原则是不神秘化,不简单化,平常话。看似简单的十来字,却包涵了很深的内涵。
他提出的“三从四得”(从古人、从生活、从心灵,得势、得品、得神、得化)、“一笔三画法”(一笔即用笔,三画即一画得其形、二画得其气、三画得其神)及“进、出、立”等,既是自己从艺术实践中总结出的深刻体会,也是对中国书法、绘画、篆刻艺术的高度概括,无论是对初学还是对同道,都有着借鉴意义。至于他的书、画、印作品的艺术特色及成就,已有诸多大家评说,以某浅陋,就不在此附庸风雅了。
“生前莫问名与义,留下笔墨后人说。”陈沫吾先生的这句话使我印象及深。这道出了一个书法家的高度品格和气节。因为人要活得有意义,就必须尊重和善待生命。其生命意义的内核是简单与丰富,而非简单与复杂。其实,我对于书法的认识只是个门外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陈沫吾先生书法艺术成就高低我不能擅自定论,但在各种场合看到他的大名和他的书画篆刻作品,足以说明他的作品是经得起考验的。他艺术魅力的展现,极度的升华了个人的生命价值。
陈之秀:女,1977年出生于四川渠县人,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在成都、北京等地当过职员,做过老板,从事过新闻工作,现居北京,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兼做编辑、编剧。出版了长篇小说《成都情史》、《我能不能复活》,即将出版她与夫君王一兵共同创作的以渠县为背景,反映打工青年成长的长篇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