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13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6-14
- 最后登录
- 2014-3-4
- 阅读权限
- 150
- 帖子
- 3333
- 精华
- 2
- 积分
- 12736
- 威望
- 0 点
- UID
- 43
|
⑶.《兰亭序集》中的生命意识:
第一段:动荡不安的魏晋时期,带给人们严重的不平衡和压抑感,而优美的自然环境却能使人在身体和心理上获得短时的安静和松驰,自然景观一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要。人们开始了从自然中去超凡脱俗,在观赏自然中体悟人生道理。"仰观,俯察" 宗白华说这是古代哲人、诗人观察世界的两种特殊方式。
第二段:正视生死,隐含对儒家死生观的批判,儒家重生而轻死,对死亡这一人生终极问题避而不谈,是不能为人接受的。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别解:人的一生很快就会过去,时不我待的生命意识。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面对须臾人生的两种生活态度,前者如嵇康,后者如阮籍。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两种生活方式无所谓积极与消极,在人生体验方面都有共同之处,两种必经阶段:"自足"与"感慨"、"得意"与"失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世事变迁无常,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何况人的生命长短听任自然安排,最终都要结束,非人力所及,
第三段:正视生死,隐含对道家死生观的批判,道家以虚幻的"真人""神人"境界掩饰对死的恐惧,在天天面临死亡威胁的魏晋士人也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人们世代要面对这个令人痛苦却无法解决的终极问题,传达出一种永恒的生命意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兰亭序》质疑
我认为现在的《兰亭序》是伪造品。首先确切的原始的历史记载全无,且在唐以前毫无《兰亭序》的文字记载,而《兰亭序》出现后的传说又经不起推敲,字体亦非王羲之的。
顾名思义《兰亭序》应为王羲之去世后两百多年后《兰亭序》出现时才开始传说的兰亭诗集之序。传说王羲之应别人的要求重抄了几遍《兰亭序》送给他们,我想要《兰亭序》的人必是与会者。王羲之当时的书法就很有名,这些要了王羲之重抄的《兰亭序》的人必然会同《兰亭诗集》一同展示给世人看并保管好、珍藏好、传给后人.《兰亭序》和《兰亭诗集》由此而来一定广为人所知和有所记载。但在王羲在世及其后的两百多年间无有过此次集会的记载,此《兰亭诗集》连一首诗甚至只言片语从未见过有过历史记载及流传下来,更不要说全集了;就是兰亭集会和《兰亭诗集》的名称也未有任何其他与会者说论过的记载,《兰亭序》出现后的这些传说可能是真的吗?
据说《兰亭序》藏在王家中几百年来不为人所知,则由《兰亭序》引出的上述《兰亭序》的故事更不会为人所知。则这故事自然只能产生、流传于唐太宗所推崇《兰亭序》之后.这故事是真的吗?
当时王羲之为有名的书法家,由他为卖扇的老妇人写扇等传说知人们都看重他的书法作品,而《兰亭序》又是他最好的作品,《兰亭序》写出后与会的几十人都看到了,果真是写的那样好,与会者几十人难道有识宝鉴赏能力的一个也没有?若有,必会引以为荣的将它广为传播,更不要说拍马屁的了.《兰亭序》由此而来当时就应为世人所知,藏在王家中几百年来不为人所知可能吗?这与王羲之还应别人的要求重抄了几遍《兰亭序》送给他们的传说矛盾.若真的藏在王家中几百年来不为人所知,只能是兰亭聚会的人必然没看重原稿《兰亭序》之书法,若当时只要有一、两个人看重了,必然当时就会广为流传了.
而有历史记载的是唐太宗广泛的征集王羲之的书法,献书法者涌现,但王羲之重抄的几分《兰亭序》无一和《兰亭诗集》一同现身。在大家视王羲之书法为名家书法的短短两、三百年间它们会全军覆没而失传,这可能吗?
传说《兰亭序》是王羲之是在酒醉的情况下写出来的,后来应别人的要求重抄了几遍,怎么(认真)写也写来不及原稿.写狂草是有此可能的,而写行楷有可能吗?写行楷的首要是持笔要稳,酒醉的情况下能将笔持稳写好楷吗?酒醉的情况下写的字的笔划会象《兰亭序》的笔划写来那样稳重吗?酒醉的情况下必然是随意写,再看看王羲之随意写的字,与其天差地远.传说显然非真也.《兰亭序》出现后上述传说可能吗?
再看《兰亭序》中许多字都未写好,构架都不好。大家可以数一数帖中有多少字未写好,重写时就可写好--象第一行的和、年、在、丑、暮、初、会就写的不好,可重写好;数一数帖中有多少写得很好而难仿,王羲之自己都难再写好之字--可以说没有。为什么还言王羲之后来又写了几十次均不及原稿呢?可能性有三。可能性最大的是二、三之合。为了质疑《兰亭序》,说明此问题,几十年后又开始写毛笔字后十多天的2003年10月10日我临了《兰亭序》八柱第三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前面几行 (见 《兰亭序》部分原贴和我临的贴),将我临的和原帖的字一个一个的比较就知道了.
一、王羲之的书法水平有限--有那么多可以重新写好的字自己怎么写都都写不好。
二、书写者都知道一个人以自己的书体写字,就是在没有吃醉酒,持笔稳的情况下写行楷,第一次写来都总有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更不要说酒醉了时。特别是写的上了几十个字以上,更不要说三百多个字时更是那样。他第二次书写时就会比第一次有所进一步。不断的写就会不断的去处那没写好的地方,越写越好,这才是书法之正理,人人都是这样。只有在临习比自己水平高很多的人的字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怎么临都临不好,临来不及原帖。则这传说可能就是有人借此来讽刺王羲之的书法水平低,大大不及广为流传的非他写的《兰亭序》的书法水平,就是让他来临,按他的水平无论临多少次,怎样临,都临来不及流传的《兰亭序》。而编出这故事的最有可能就是流传的《兰亭序》本的书写者或他的崇拜者。
三、因为王羲之的真迹字体与《兰亭序》有很大的差别,书法水平大大不及《兰亭序》,引起了大家的议论和猜疑,而编出那样的故事是消除这议论、怀疑的最佳方法,又可进一步炒作、包装《兰亭序》,大造的舆论,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因为只有这样传说,才能使人相信王羲之写的《兰亭序》就是仿品那样的好,连他都再写不好了,所以大大的超过他的所有作品。也可能大家的疑问太大了,故将前代的上述讽刺故事加以利用,因为编那故事的人不在了,他也没明说是讽刺,人们在崇拜王羲之和《兰亭序》的情况下,更喜欢与其相关的趣闻轶事,特别是它们有强烈的神奇色彩时。听的人自然不会多想是不是事实,是不是别有用心,只会朝好的方面想,当成《兰亭序》的传奇而信之、传之,从而流传至今。今人不正是这样来信和传的么。
《兰亭序》出现于王羲之的第八代孙智永去世后,它是以智永的字体写出来的。现在流行的《兰亭序》的字体与流传的王羲之的其它作品--碑帖上的字有很大差别,王羲之行笔很少用侧锋。它倒充满了智永的字之风格,智永行笔就多用侧锋,与兰亭序的行笔同,由此知是仿智永的字体之人书出,现在的《兰亭序》决非原帖之字。我们常人用眼就能清楚的分辨出,更不要说找笔迹鉴定专家鉴定或编一笔迹鉴定程序,将兰亭序各版本和王羲之、智永的字输入电脑,由电脑来得出兰亭序各版本的字与他们俩谁的字相似,相似百分比为多少,就可得出科学的明确结论。有趣的是书法领域至今是把与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的字体相同,一般好的智永的字排在四大名家等之后。对于书法作品现在是以历史上的名望、传闻轶事等来认定艺术性的高下,智永之所以排在他们之后的原因就在于此。此为这一切不是说明了传统的传说影响之大吗。它完全左右了绝大多数人的头脑,使他们失去了思考、分辨能力,完全被麻痹住了。只知一味的盲从。难道这不是活生生的现实吗。
书该帖时王羲之怎么会知道第4行会掉字而将第2、3行和3、4行的间隔加大,以备第4行上加"崇山"于3、4行之间。帖中将"癸丑"写来占了一个字的位置,古来无将甲子写来只占一个字的位置之规矩(只有注释写来为两列处于一列正文的位置)。
《兰亭序》中写来笔划别扭,有仿的痕迹之字为"年"、"毕"、"少"、"管"、(惠风和畅之)"畅" 、(以极视听之)"视"、"乐"等字。
人人都有好胜之心,这对任何个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样,当他认为的书法水平超过了前代、当代某些名家时,他一定会有所表现。特别是将某些人、某些事吹得神乎其神时,这些书家一定不服气,一定会仿其作品来与其争高下,证明自己确超过了他们,而将假品流传于世,一决雌雄。这样势必产生出比王羲之的字好得多的书法作品。
王羲之为唐太宗所推崇,金口玉言称为书圣,特别是他大量的征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士绅百姓无不追捧之。唐太宗时代有了这大的震动朝野的造势、包装。各朝皇帝们自然更要维护历史上最有名皇帝之一的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的权威性。中国古代忠君思想根深蒂固,皇帝说的话是不可更改、推翻的金口玉言,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发展方向都要受到当时的皇帝的喜好影响,各代书法巨匠也不例外。后人改得了、改得动吗?这就造就了王羲之在书法历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
故对于祖先留下的书法遗产,我们要好好的继承,但不应盲从,这样才能判定那些帖确写得好而临之,学好书法。最重要的一条是要记住书法一直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着的。
一味的崇古必定摒弃书法发展中的新颖的更好的书体,势必排斥超过前人的书法,将书法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孤朽的空间中,使其得不到发展,而使书法在工之器--笔墨纸砚越来越精良,书法的理论越来越完善,书法交流的范围、速度古人无法想象的今天,书法艺术反而在走下坡路,还不如古人,成了电脑排字还比不赢刻板的,拿着原子弹的还比不赢拿大刀的。这样问题可大了,这样的书法之出路何在,还有前途吗?
《兰亭序》人们一般都认为难仿,此为没有细审、掌握此帖的运笔之故。此帖大多是骄揉造作的用笔尖稍弯的侧锋起笔,且在字中亦常用侧锋,象春、集等字的三横,咸字的第一横等均为侧锋落笔而成。这样使使用中锋者难仿。只要掌握了其运笔方法仿效之很快就可临好。
一个人仿别人的字写出的字必带有他自己的书法的特点、风格。这一点他自己最看得出来,熟悉他的书法的人也看得出来。以一模一样大小的字体临摹出来的字看起来和原作几乎一模一样,使人难辨真假时,只要将临摩的作品和原作用相机拍下或用扫描仪扫描下来输入电脑,放大成比原作大一倍时,就非常明显的看出两者的区别及水平的高低,更不要说放大两、三倍了。对于画及其它古董用此法也能明显的区别出真品和仿品。我几十年后又开始写毛笔字后十多天的2003年10月10日为质疑《兰亭序》而临的《兰亭序》八柱第三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前面几行(见 《兰亭序》部分原贴和我临的贴),将它们放大一倍,立可看出两种书写风格迥然不同。
有关王羲之及《兰亭序》的故事有根据否有待考证。
肖翼盗《兰亭序》的故事及我对此盗的看法
王羲之将《兰亭序》视为传家宝,并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智永手中。可是,智永不知何故出家为僧,身后自然没有子嗣,就将祖传真本传给了弟子--辨才和尚。 到了唐朝初年,李世民大量搜集王羲之书法珍宝,经常临习,对《兰亭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多次重金悬赏索求,但一直没有结果。后察出《兰亭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多次派人前往请辨才相让,皆不得。有大臣建议再派御使肖翼去,肖翼知道明说是说不动辩才相让的,就假扮成书生,住在庙中与辩才谈诗论字,书字,使辩才将他当成最好的朋友,骗得了辩才的信任后用激将法使他拿出《兰亭序》来让他观看。一天趁辩才外出,肖翼乘机盗走了《兰亭序》,把它献给了唐太宗。
唐太宗多次公开求索不得,由下属巧取豪夺而得到别人家传宝物仅次一例。当时献了王羲之的书法真迹的都受到重赏,而却未见肖翼献上骗盗得得的《兰亭序》后受到嘉奖之记载。大慨唐太宗也认为他虽然为自己取得了一直想的得到而长期未能得到的心慕之物,但他的下三烂的骗盗作法太不光彩,不齿其之为吧。
肖翼盗《兰亭序》为历史上许多巧取豪夺别人家传宝物的特例--为帝王盗夺。肖翼用的方法更阴险,他是以骗得藏宝人的感情,取得信任后下手。这使藏宝人在感情和财产上受到双重打击。由肖翼是以谈诗论字,书字骗得辩才的信任的,可知他的书画非同一般;同时他与《兰亭序》又这么相关,而未有他的书画流传下来,可知历史上古董收藏家对肖翼之盗是痛恨到极点的,耻于收藏他的书画。
若肖翼盗来不是献给了唐太宗,而是拥为己有,或是送给了自己的老师、上司,人们又会怎么说此事呢?会将它说成传奇吗?难道不会指责他的道德太差,行为太恶劣吗。若肖翼盗的不是辩才藏的,而是你家收藏的《兰亭序》,你会将它当成传奇吗?
反之,若肖翼是从宫中盗了唐太宗征集到的心爱之物--《兰亭序》,被发现后肖翼的下场难道不是被杀头?人们会怎样评论此事,会当成传奇吗?若是文物间谍现在从故宫博物院盗走了《兰亭序》,对盗宝者来说必然是传奇,故宫博物院会将它看成传奇吗?一句话,这样的盗绝非义盗,是实实在在的小人之偷盗。从法律上讲仍是犯法行为。
以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兰亭序六种》为例,其书写水平不用放大就可看出书者的水平高低。它们的依次排名为《吴炳旧藏定武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八柱第三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和《神龙半印本》(个人藏)并立第二(它们出自同一源,为同一人所书)、《八柱第一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八柱第二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翁同和藏定武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