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26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8-27
- 最后登录
- 2008-4-22
-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96
- 精华
- 0
- 积分
- 2630
- 威望
- 0 点
- UID
- 4339
|
品牌化——硬书未来发展道路之二
大庆 张国峰
各位方家:
首期与大家交流了产业化——硬书发展道路之一。现在,进行第二期交流,品牌化——硬书发展道路之二。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说起品牌化,大家都比较熟悉,尤其是在工业品上。比如,青岛海尔集团,在全球知名,品牌价值达几百亿人民币,一直蝉联中国企业之冠。但什么是硬书的品牌化?我认为,就是借鉴工业名牌战略思维,扩大硬书发展市场规模、扩充参与群体总量、扩张硬书国内外影响力,增强硬书品牌价值,并努力实现保值增值,最终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里为什么要谈——经济效益?因为发展硬书事来需要大量投资,按照市场经济规则,有投入就需要追求一定的回报,这也符合经济学观点。所言不是说发展硬书事业是完全为了赚钱、为了获利、为了经济,但没有经济的注入,硬书是不会做大做强的,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现在硬书既是一门高雅的艺术、一种文化活动,同时也赋予了其一定的市场经济属性,应该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体现;硬书不是公益事业、不是慈善事业,出一本作品集往往需要几万元人民币、一次大赛邮寄费就得上万啊!!!!!!。既然有投入,就要有一定的回报,除了社会效益之外,也应该追求一定的经济回报,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积攒“第一桶金”,否则难以加快向前走,也不能总靠吃“老本”、“化缘”过日子)。
那么,怎样实施硬书品牌化?实践运行中应该把握哪些要点?我觉得关键是深研“五名”——打造名赛、建强名站、嫁联名媒、借助名企、力推名人。
第一,关于打造名赛。现在,国家级的硬书比赛可谓多多,这个杯、那个杯,这个奖、那个奖,这个展、那个展,大有应接不暇之感。但大家想一想,除了中硬协搞的国展(包括即将开战的首届中青展)、长江奖、孝文化(第二回全国展),以及刚结束的“兰亭奖”等,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参与外,其它具有权威水平的比赛又有几个呢?真正具有生命力、接续力和持久力,能引起广泛参与的又有几个呢?许多比赛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稀”,没多少人参与,也有的一些比赛,开始名气很大,但渐显萎缩之象。
(上述几个各方比较认可的比赛,都是中硬协和其它单位联办的,这其中中硬协作为全国硬书最高社团机构参与,是功不可没的,也包括省市级硬协,是助推品牌赛事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我觉得,除了国家和省市硬协直接参与外,其它机构,如文联、文化部门、硬书传媒、硬书杂志和有实力的知名企业等等,也一样可以联办打造品牌赛事,只要运作得法、奖励得法、宣传得法、评审得法,同样会有多人参与、获得成功)。
如何打造名赛?有三个关节点:一是造势要力求大范围宽领域。让全国乃至海外书友、爱好者,都知道比赛,都关注比赛,并积极参加。二是奖励要力求高起点不缩水兑现。给多少、给什么、什么时候给,一定要有诚信,不能伤书友的心,如果能大大提高奖励层级那是最好。三是评审要力求公平正义。大家都会注意到,每次比赛过后,不平声总会出现,这是正常的,“横看成岭侧成峰”、“相信评委”这些都是对的。但无论怎么说,从权威、专业、民主的角度,围绕功力、制作、形式和内容四要素,不断建立健全科学的评审机制,确保全面公正公开公平,坚决避免有可能出现的“暗箱操作”和“以情定奖”,推行“阳光评审”,还是完全必要的。诚然,全国的比赛总体上都是公平的,这是必须承认的。
第二,关于建强名站。现在,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硬书网站在硬书事业向前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平台桥梁作用。但是恕我直言,如今的硬书网站,除了咱们的中国硬书法论坛、中国硬笔书法江湖网等具备比较优势外,总体上还存在一些事可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信息流量和流速较慢,过时信息和贴子多、前沿信息及高水平的新贴过少;板块设计雷同、过多、拥挤,结构不尽合理,造成了不应有的资源浪费;缺少灵魂和主题,特色不明显、优势不突出,真正打动人、吸引人的地方不多。这些是硬书网站的“软肋”,必须积极克服。诚然,任何一项事物,都要经过诞生、起步、发展和壮大的历程,硬书网站也是如此,上述问题也是在发展中产生的,应该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建强名站,无绝招可用、近道可行、巧劲可使,关键是脚踏实地。一要适时加大信息流量和流速,善于保鲜。二是适时整合板块,尽量做到眉清目秀、一目了然,板块不宜过多过细,有主导板块即可,避免“翻开任何一页、故事基本一样”现象。三是明确网站主题,突出网站特色,赋予网站活力、向心力和凝聚力(此小题不一一详叙)。
第三,关于嫁联名媒。无论是硬书比赛,还是硬书工具,抑或是硬书装饰制作,都需要大力宣传。在当今传媒飞速发展的时代,硬书必须适应这一形势,识时者为俊杰!!研究今年国内几次重大比赛,不难发现:每一次比赛都有国内知名传媒介入。以柳老师主策划的“孝文化”大赛,无论是“万人笔会”,还是前期宣传,都邀请并吸引了国内省内市内传媒参与,造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这是确保这次比赛成功的重要内因之一。过去有句话叫做“卖货得大声呦喝”,就是说宣传的重要性;还有一句话叫做“酒香不怕巷子深”,有一定道理,但我感觉有时候“酒香也怕巷子深”,在没有知名度的前提下,不宣传根本不行,有更多的人喝才算好酒!!!
与各级新闻媒体嫁联,愚以为,要按照双边互动、双向交流、双方互利的原则,把握好两个关键环节:一个是多交朋友搞好预热。比赛也好,推进也罢,都要多交朋友,一个朋友有时就等于一份报纸、一家电视台,功效不可小视。一个是多路出击搞好放大。抓住关节点、亮点进行放大,大造声势、大搞炒作、大上新闻、大发消息,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关于借助名企。现如今,搞一次活动,往往离不开其它单位和团体的介入,单纯依靠一方主办部门很难办成功。这其中,企业是一个主要的依靠力量。可以试想:如果吸引海尔集团、大庆油田公司这样的全国乃至世界名企参与硬书比赛或其它活动,那效果会是什么样??可想而知。如何吸引名企参与?没别的办法,一靠挖掘关系,二靠人脉融通,三靠利益连接,四靠诚心打动,五靠政府协调,六靠文化共建(首期产业化贴子涉及此内容,在此不详叙),坚持“六条腿走路”、“六把扇子扇”,正事正办、好事诚办,肯定会有效果,关键在努力程度。
第五,关于力推名人。事实证明:名人就是生产力,就是向心力。一方面,要借助硬笔书法领军人物影响力推动硬书事业,同时挖掘其它领域知名人士涉足硬书事业,比如佛教界、工商界、体育界等等。有时一个名人可以带动一方产业、成就一项事业,要深入研究。另一方面,要挖掘专业内部名人,打造名人效应。比如,像这次柳老师拟在中国硬笔书法论坛开设“硬坛实力书家在线专区”的做法就十分好,这样会吸引一批实力书家展示形象,并参与网站建设,可以收到“一石多鸟”之效。
以上数言(2700字),仅为独视之语,诚与各位书友共同探究,为推动中国硬笔书法事业献出微薄之智,足矣!!!!
诚请各位评论家跟贴互动,如何??
在此紧握手!!
完稿时间:2007年晚10点15分,包括校对时间。
相关资料:张国峰,别署上善道人,1973年4月出生,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黑龙江硬笔书法协会常务理事、大庆硬笔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任大庆市人民政府研究室科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