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26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7-8-27
- 最后登录
- 2008-4-22
-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96
- 精华
- 0
- 积分
- 2630
- 威望
- 0 点
- UID
- 4339
|
产业化——硬书未来发展道路之一 各位书家:
如今,硬笔书法已成为极具影响力、参与力的艺术。纵综近年硬笔大赛,一轮比一轮活跃、一次比一次醒目,一回比一回提质,无论是首硬书国展,还是“长江奖”、“孝文化”等,都在全国引起了很大反响,同时硬书工具和硬书推介也不断向前发展,标志着硬书艺术和硬书市场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在看到硬书繁荣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深层次问题,值得大家思考研究。比如:硬书比赛形式雷同问题、硬书比赛融资难问题、硬书赛评手段科学化问题、硬书市场产业链短问题、硬书网站信息流速慢问题,等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制约了硬书艺术向更深更广更光明的道路迈进。这些问题,如果从一个爱好者、参赛者角度讲,只是有所关注的问题;从影响中国硬笔书法事业角度讲,确是应该着力破解的大问题,尤其是对决策层来说,更是如此。
基于以上问题的考虑,笔者最近对中国硬笔书法事业发展,作了一些思考,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建议,以飨各位,并期共同探究。今天推出首期:产业化——硬书未来发展道路之一。
所说的产业化,即指硬书发展方向应该按照产业去走,尤其是市场开发方面,应该探索尝试主办方牵头+企业投资赞助+专业市场开发+传媒市场介入+广大爱好者参与的路子。这其中,每一个要素都十分重要。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硬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必须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用经济的眼光、经济的手段、经济的理念去组织推进,否则很难做大做强。举一个例子:搞一次硬书比赛,费用投入是关键,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撑,比赛很难办出效益。但钱从哪里来?光掏自己腰包肯定不行,光靠政府支持也不行,最重要的还得挖掘投资企业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比赛中来。如何引导企业驻入?最主要的还是坚持“互利互惠、互助共赢”的方针,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办事,让企业在比赛中有所收获、有所利益。要不然,企业是不情愿参与其中的。在这点上,可以在比赛前期、中期和后期,采取给企业冠名权、给企业做背景广告、给企业做文化推介等有效形式,并通过书友向当地宣传企业、寻找合资伙伴、招商上项目等办法,刺激企业投资硬书比赛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这样,就有可能有效解决比赛的融资难问题,破解一个重要瓶颈因素。
再比如,对获奖的参赛者,可坚持“就高不就低、不缩水兑现”的原则,实行重奖重励,提高奖金水平,这也是市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诚然,对一个参赛者来说,参加比赛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单纯获取资金,但反过来高额的物质回报必然会吸引拉动爱好者参与,打造“眼球效应”,助推大赛成功。这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也是大家较为关注的一个方面。九届毛笔国展拿出1000万重奖,其人数、其水平、其功力、其准备、其投入、其效应国人皆知,尽管是财政大额投入,但也值得借鉴。硬笔大赛达到这个投入确实很难,但应该在投入上加大,否则容易将大赛并入“小、庸、散、低”之列,难圆初衷!!!
从长远看,参照工业园区发展思路,筹建“硬笔书法艺术园区”,是发展硬书事业的一个好出路。在这一点上,可以与政府协商,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角度切入,争得政府的同意,在资金、项目、土地和政策等方面争取给予扶持。在园区里,可以组建若干个子园区,比如:全国硬笔名家展示区、大赛作品展示区、硬笔工具展示区、装饰工艺展示区等,形成一个产业链条,紧密硬书市场上游、中游和下游间的关系,推动整体互动发展。这样,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硬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境界。通过多年的政府工作实践经验看,这一点十分可行,关键在努力程度。
综上所云,硬书艺术应该与时俱进,探索创新,跟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脉搏。这样才能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以上所言,一笔呵成,一路而下,定有不妥之处,但作为探讨性、建设性意见,也值一榷。能给柳老师及各位方家一点点的启发,足矣!!!!!!大庆上善道人张国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