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381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6-13
- 最后登录
- 2008-12-7
- 阅读权限
- 150
- 帖子
- 5567
- 精华
- 2
- 积分
- 14674
- 威望
- 0 点
- UID
- 4
|
80后甘肃书法作者征集!
为了展示宣传甘肃80后一代青年书法作者,我们特此举办
“甘肃80后青年书法篆刻家网络展”,
欢迎各位符合条件的甘肃籍书法篆刻作者积极参与。
主办: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参展条件:
1,甘肃籍1980年以后出生的书法作者(适当增加78\79年的实力作者)
2,参展毛笔书家要求入选入展过省展一次以上;
硬笔书家要求获得过国家级硬笔书法大赛等级奖(以邀请为主)。
同时也欢迎自由投稿(以实际水平说话)。
参展办法:
1、准备毛笔书法、硬笔书法或者篆刻作品3——5件、生活照片一张、200字内个人简历一份邮寄到
kangart@sina.com 或者 102206 北京市昌平沙河一通小区 康宝辉 收;电话 01087842648
2、截稿日期:2007年12月30日。
3\展出地址: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中国书画展赛网
墨林快事论坛 (展出网络添加中......)
(公益活动 欢迎联系 qq 277506211)
目前已知道入过一次省展一上的作者有6人..
中国书协会员3人左右
展出结束拟组织 甘肃书法组合 组合名称待议论
甘肃作为一个地理划分的区域,从秦汉以来,变化不是太大,这一区域总是分不开河西走廊、陇东高原和以兰州为中心的狭长而奇形的地带,这里孕育了中国最古老的文明,伏羲女娲繁衍在这块大地上,秦从这里发展壮大统一了中国,唐也从这块土地走向强盛,秦汉以来就是中国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带和必经之地,沿途有很多的交通要津。这里的历史文物积淀深厚,丝绸之路在甘肃段沿途形成了很多古代艺术和文化的宝藏,敦煌莫高窟、西千佛崖、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庆阳的南北石窟等等。但,令人遗憾的是,甘肃这片土地似乎从来就没有真正发达过,并没发展成长出一个个大的城市,文化也从未进入中国主流文化视野。甘肃的省会兰州及其他一些较大城市,也只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从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等东部地区迁徙了一些单位和工厂过来,选派了一些科研人员和工人过来,在兰州及周边地区建立起了现代化的工厂和国防单位,甘肃的科技、文化、艺术等才有了很大的发展,兰州、白银、金昌、酒泉,才逐渐发展成一个个较大的城市,直到今天。同时,兰州及甘肃的很多城市也成了名副其实的移民的城市。
甘肃的书法艺术的发展从来都是缓慢而无序地进行,古代可以叫响的书法家仅有张芝、索靖,古代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碑刻只有《西狭颂》,刻帖也只有《淳化阁帖》。二十世纪以来随着文物考古的发掘,对当代中国书法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有天水放马滩秦简、敦煌遗书书法、武威汉简、居延汉简。在这片土地上几乎没有产生过什么具有广泛影响而杰出的书法家,大多属于地方名家,但甘肃大地上的文物却对世界产生影响。
更多的是一些优秀的地方书法家,而且人数不多,如王了望、朱克敏、范振绪、刘尔炘、唐琏、蔡后庵、韩定山、魏振皆、尹建鼎、顾子惠、赵正。一方面是人们对他们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是他们的作品本身无法达到同时代书法艺术的高度,形不成什么影响,真正具有鲜明个性和产生一定影响的的也就魏振皆、赵正。
甘肃书法有大的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出版物的增多,教育培训的普及,甘肃的书法艺术发展相当地快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紧跟全国书法发展的步伐,还有相当大的建树。当时甘肃的王见、张志坚、曾来德等在传统书法的深入和突围,对现代书法的深度探索上都做得非常优秀,马啸的书法批评在书法界影响广泛,董江源对武威医药简书法精神有精确把握,可惜这些人后来都逐渐离开了甘肃。赵正对汉简书法的整理、挖掘和探索研究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他的汉简书法也在全国独树一帜。翟万益对甲骨文字的长期发掘和研究,赵山亭对楚篆文字的整理和创新,都各自成家。他们在书法艺术的创新上、在传统的进入深度上、对书法艺术时代性的理解上、个性的张扬上,与甘肃前代书法家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20世纪90年代初,曾来德、马啸、陈硕、文永生等在兰州创办的《当代书法》,虽然只出版了两期,但开创了中国书法界民办书法杂志的先河,在当时影响很大。
在地域上,甘肃虽然地处西北内陆,由于历史上一直是边防、交通、商贸重要区域的原因,现代又多形成移民城市,所以成就了甘肃是一个非常宽容大度而又能包容不同风格的地方,包容性非常强,没有大都会或偏远城市的狭隘和排外,它对外在的新思潮新事物都很快接纳和接受,使这里变得相当开放和自由,甚至看起来有点杂乱和纷扰。在书法上,甘肃的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们都十分地好奇尚新,外地有什么风吹草动,有什么新样式出现,甘肃立马有人紧跟而上,毫不迟疑。有书法家的风格在社会上得到承认,就有很多人立刻效仿,但转向也十分快,很快又转到别一种风格上去了。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很容易改弦易张,见异思迁,不能对一种风格深入下去,就是这种习惯,使甘肃的书法家们往往找不准自己的方向,也无法为自己准确定位,书法家变得很浮躁。当然,这是大的局面,就在这种大的局面下,甘肃还是有一些很固执很专注的书法家走着自己的路,这些人又往往走的是一条很耐寂寞的路,他们不闻书坛流行什么,坚持自己的主见,在自己认为合适的书法道路上艰难跋涉,很少外界的干扰。
甘肃书法家相对学习和创作的独立,使甘肃的书法家们在地域范围内看起来个性色彩浓厚,没有形成许多地方普遍存在的地域书法特点,与甘肃没有书法领袖式人物也有关。崇拜师法的对象相对的面要宽得多,不仅仅局限于本地区,与甘肃多外来移民有关,也与甘肃缺少美术书法专业院校专业训练有关,甘肃的书法家中受过现代正规高等教育的人太少,限制了书法在艺术上的深入发展。甘肃的书法往往让人感到形式多于内涵,必要的技巧和必要的方法成为甘肃书法最为缺少的,限制了甘肃的书法无法达到时代的高度,更不要说历史的高度,虽个性强烈,却无法使个性有深度。这是甘肃书法的大幸也是甘肃书法的不幸。幸的是甘肃的书法可以自由发展,广泛取法。不幸的是甘肃的书法放到全国范围内来看,很多有个性的作品可能就大打折扣,书法的创作太过于随意和跟风,根本上缺少风格的支柱和独创,难以形成水平顶尖的书法家。在个性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书法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就要靠对书法文化的理解深度和对书法艺术形式的独特感悟能力了。甘肃的书法家普遍对本土的书法遗产不感兴趣,结果使甘肃的书法家缺少历史文化的滋养和艺术精神艺术氛围的熏陶也成为制约书法发展的文化问题。甘肃的书法家普遍地性格倔强,但一旦不对路就很容易进入书法艺术的误区而不能自拔。对书法的历史缺乏理解,对书法的现代问题缺少探讨,学术关怀的缺失和个人胸怀的不够宽广,严重制约甘肃书法迈向更加高的学术高度。相对潜在的自大和自我认识的浮浅,也使甘肃的书法发展在思维的深处先天不足。个性容易形成,有高度和深度的个性就不是那么容易形成的,书法家和书法大师的区别就在于个性中有多少当代意义和历史意义,尽管这是一个不太过问意义的时代。
在当代,甘肃具有较高水平的书法家中有个性的书法家的确较为普遍,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没有门户之见,可以随心所欲,任意取舍,很容易按自己的情绪和性情发展,少学院的羁绊,让人欣喜。但到目前为止,当代甘肃的书法家中我们还很难看到有深厚发展潜力的书法家,我们无法指望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杰出的书法家出现,但我们不能不对从事书法的书法家们提出较高要求、进行苛刻批评。是否是因为当代有太多的书法家看到了书法家们在短时间内无法做出杰出的成就,所以,当代有太多的书法家就变得世俗而功利,对书法的深度问题不再积极思考和探索,对书法的发展不再有耐心潜心研究,对书法的未来变得一片茫然。在甘肃,书法家们在追逐个性的同时,对外面发达地区书法与经济的联系心存向往和忌妒,不安分和不踏实也就成了甘肃书法家们的另一特征。当然,这同样是全国的书法家们所无法绕过的一个现实问题。
作为甘肃的书法家,最值得自豪的是甘肃有丰富的书法资源,历史上,甘肃的先人们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成就。让人十分惋惜的是甘肃的书法家们似乎对甘肃大地上的这些珍贵的资料视而不见,甘肃的书法家们并没有多少人真正学习发掘甘肃本地的资源,尽管甘肃本地的资源养在深闺很难见到,尽管甘肃本地的资源已经成为世界的文化遗产,尽管甘肃的书法家在书法资源的利用上与其他地方的书法家是平等的,但作为甘肃的书法家毕竟与这里的土地这里的文化有割舍不了的连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自有一方水土的精神和气质,舍去根本的东西去追逐那些自己并不熟悉和并不擅长的东西,对自己是资源浪费,是舍近求远,对书法艺术来讲没有任何推进。甘肃古代丰富的书法遗产没有滋润出甘肃的书法大家,是非常值得甘肃的书法家们深思的,学会了深思,就有进步的可能。
甘肃的书法是粗糙的,虽然全国的书法也并不精致。甘肃的书法家们引以为自豪的是这里的书法风格豪放和大气磅礴,有一种粗犷的美、放逸的美,但果真如此吗?让我们看看甘肃的书法作品,普遍对书法的线条缺少推究,对线条和空间缺少必要的警惊和敏感,书法的线条轮廓相当多的都是模糊的、粗放的,线条的起始转折显得局促和随意,线条分割空间缺少对应的理性和精当,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强,虽然自然奔放,却缺少书法作为艺术应有的技术难度。从表面现象看,真的是大笔纵横驰骋,不计工拙,而实际上,这恰恰是甘肃书法的致命弱点,也是甘肃的书法家缺少必要专业训练的证据,因为在大笔纵横驰骋的下面是对线条和墨色的无由挥洒,徒具其表。在艺术上,我们不能将粗犷与粗糙混淆,不能将恣肆与张狂混淆,尽管它们之间往往难于区分。恣肆有恣肆的精致,粗犷有粗犷的细节。放逸不是没有章法,狂放不是狂妄。正如潇洒不是散落,秀雅不是萎靡一样。
甘肃的书法家对自己的书法自视甚高,如对全国性的展赛普遍热情非常高,投稿人数众多,但对落选存在不正常心理,认为评委偏袒别人,打压自己,缺少对自己作品的正确分析,对自己的创作能力创作思路不反思。
另一方面,甘肃书法家存在严重的自卑,最明显的就是对外地书法家的盲目崇拜,只要是外省市有名气的书法家来甘,甘肃的书法家必定前呼后拥,崇拜的不得了,且鼓动藏家买家购买,而真正进行书法艺术交流、探索者甚少,外省市书法家也摸清了这一规律,频繁到甘肃来掘金。
再次印证了越贫穷越无知,越无知越贫穷这样一条道理。盲目的自大实际就是结实的自卑。对外省市的书法家不屑一顾,认为自己的水平绝不低于他们,认为甘肃的书法完全可以达到全国较高水平,自己给自己壮胆,又没有真正的底气。甘肃的书法家不敢正视存在的问题,不敢正视自己的水平,理解问题片面和固执,想通过遮、挡、掩、饰来解决问题,就有可能使甘肃的书法家成为一群跛足者。
面对现实,甘肃书坛与中国书坛一样,到处有非学术、非艺术的干扰,书法艺术不能专一不能纯净。但作为社会的个体,无法左右环境。洁身自好不失为当代书坛坚持书法艺术主见的积极方式,正确的艺术观念不能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得到推广和承认,那就选择自我的坚持吧。能经得起各种诱惑而洁身自好地研习书法艺术,决定于书法家能否有深入下去的决心和良好的心理基础。开阔的胸怀不只是对书坛领导者的愿望,也是对每一位书法家的基本要求。守住自己的艺术信念和精神指向,是决定一个书法家能否最后真正进入书法的专业和书法史的思想根本。历史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历代成大事者不是因为他们有多么地聪明,而是因为他们锲而不舍地坚持自己的信念守住自己的思想,终身努力,矢志不移。坚持书法的专业性,从专业上提升艺术的品位,也许是当代书法家们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要想甘肃的书法有大的发展,就要寄希望于那些耐得寂寞、深入传统,又能敏感于现代艺术的坚定探索者,寄希望于有良好文化潜质和创作潜质的书法家,鼓励鼓动他们专心于专业,而不是鼓动他们参赛获奖,书法的展赛只是一种群众性的普及活动,与书法专业的提高相去甚远。这种观点不能被各级书法的领导者认同,但它可能是真实的。
甘肃的书法家应该培养远见,立足于本土书法资源,长期专注地坚持下去,而不是随着其他地方书法家的风格跟风。艺术风格的形成不是短时间可以做得到的。甘肃有坚实的土地和丰厚的书法资源,立足于本土,在感情上精神上更贴近一些,艺术本身就是个体内心精神活动的结果。
在甘肃,书法家各自为政互不干涉或许正孕育着书法个性的深度成长,身为甘肃的书法家,我为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热情和憨厚、豪放和不羁、质朴和艰韧而心怀感念,它们是文化和艺术个性倾向性成长的土壤。这一方水土的多情、宽容和海纳百川的气慨,养育着甘肃的书法家们自由地呼吸来自各方的气息,兼容而独立,谦恭而高傲,收敛而放达,谁能说这方土地不会成就杰出的书法家?当然,作为本土书法家,也为这片土地上书法家们的浮躁而焦虑,也为这片土地上书法家们的茫然而叹息,但我热爱这片土地,它给了我们这些书法家无尽的精神养料和生存机会,虽然贫瘠,却热情奔放,应该说这里是养育艺术的肥沃之地,我们有理由努力,有理由使我们的书法艺术走上一个可以让人感动的高度。
魏翰邦2007年5月29日于兰州驰斋
[ 本帖最后由 康宝辉 于 2007-8-18 16:3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