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49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6-18
- 最后登录
- 2013-12-27
- 阅读权限
- 150
- 帖子
- 2378
- 精华
- 1
- 积分
- 6997
- 威望
- 0 点
- UID
- 257
|
书法流派知识(大学笔记)
1、论述喻物派
喻物派就是用自然物象的美比拟书法美。用自然物象的描摹书法形态,说书体、评书家、品字体。因为在古人看来,自然美是不需要证明的是客观存在的,是从象形中来得。并不是自然物象的外形,而是自然物象提供给人的内层的美感。与象形原则不同但又是紧密联系的。而是从自然物象启发书法创作,产生创作灵感。如“锥画沙”(是湿沙)。物漏痕用自然美比喻书法的美。。
许慎说“书者,如也。”如:象,象形。这是喻物派源头。
喻物一是形容书法形态。苏轼说:“书必具神气骨肉血。”卫夫人则用骨肉筋来比喻。书法形态
二是形容书体。蔡邕说“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若火,若云若雾,若日若月。”
三是用自然万物的美比喻点画。如:点如高峰坠石,横象一泻千里,竖为万年枯藤。所以永字八法就把点叫“侧”
四是形容字体结构,王羲之《笔势论》《节制章第十》中:字之形势不得上宽下窄,)(如是则是头轻尾重,不相胜任。)不宜伤密,密则似疴瘵(音寨。病)缠身;(不舒展也。)复不宜伤疏,疏则似溺水之禽;(诸处伤慢)不宜伤长,长则似死蛇挂树;(腰肢无力。)不宜伤短,短则似踏死蛤蟆。(言其阔也。)此乃大忌,可不慎欤!
唐朝书家韦续著的《五十六种书》就说许多书体就是从自然物象挪入书法而成。
五是以喻物来品评书家。唐代人评卫夫人字“象插花舞女,第昂美容”。“红莲映水,碧沼浮霞”
喻物派用物象来比喻,如什麽,若什麽,但不能准确定义,比喻不准确物象就更讲不清楚。如梁武帝说王献之字“龙跳天门虎卧凤穴”,对此米芾就极为烦感。卫夫人形容“戈勾”有力是“百钧弩发”。而欧阳询就说是“似长空之初月”,而欧阳询形容横竖勾却是与卫夫人形容“戈勾”相近“似万钧弩发。”
书法家不一定只属于一派。孙过庭的书论就体现各派都取。一个人的思想往往各派均兼。
观点非常肯定和凝固极端的往往是不周全的。“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总相宜“。持论不要偏颇。
2、论述缘情派:
缘情派认为书法可以表达情感,并借助情感创作高质量的作品。精神活动的内容都属于情感。
蔡邕在《笔论》中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梁武帝萧衍“传志意于君子,报款曲於人间”。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张怀瓘说“不由灵台必伐神气” “故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孙过庭认为“涉乐方笑,言哀已叹”
艺术是情感的冲而动产生的。韩愈说“不平则鸣”。人在创作时必然有某种冲动,感悟、感叹。
书法有否表达情感的功能,能表达什麽样的情感,古今理论界一直都在探讨。汉碑不是纯粹的艺术创作,其艺术性是附着在实用价值上的。
南朝书法家王僧虔《笔意赞》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妄想,是为求之不得,考之即彰。”
不同的情感导致不同的生理变化反映而通过手在字迹上有所表现。书法时情感必然传达到手上。所以一定是线条与情感有关。比如圆是表达稳定的,但太稳定又变成呆板,所以书法要杜绝特别圆的圈,因为它不利于表达情感。
应当说,离开文字内容,书法是不能表达情感的。书法没有表达不同情感的符号和介质。艺术活动是通过艺术媒介表达情感的。书法的情感表达媒介是点画、结构、章法等等。有人说离开文字内容一样可以看出颜真卿写《祭侄稿》时的悲愤、写《争坐位帖》时的义愤,写《祭伯父文稿》时的欣慰,这是胡说。
艺术大师认为最高的的情感境界是天意,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2)临圆寂之前写了四个字“悲欣交集”
认为书法和情感无关,说书法之所以可以表达情感是因为读了“字”,字已经给了人先验的结论的说法也不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