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1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12-17
- 最后登录
- 2009-6-30
- 阅读权限
- 150
- 帖子
- 15
- 精华
- 0
- 积分
- 140
- 威望
- 0 点
- UID
- 2553
|
<p><font face="宋体" size="4"> 李景杭先生其人其字其文</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 朱昌平</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近日参加了宁夏老年记协的代表大会,心中颇多感慨,最大的感慨是,我已渐入老境,今后参加学术或社会团体,已渐有资格加入老年什么什么学会研究会之类了;还有一个感慨是,绕了一圈,我依然与新闻有缘。<br/> </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20岁时我就与新闻有缘。1977年,参加高考之前,我参加了《青海日报》举办的第十三期通讯员学习班,历时一个月的学习和实践,我发表了一篇消息,一篇通讯,并从此埋下了深深的新闻情结。我毕业分配时报的第一志愿是报社,第二志愿是出版社,但与高考录取时一样,我实现的是第三志愿,离新闻远了一些。好在我在45岁之后当了三个多月的电视台台长,算真正从事了几天新闻工作,好在离开电视台后到了新闻出版局,与新闻仍比较接近。<br/> </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我有不少新闻界的朋友,李景杭先生是其中之一。虽然他入新闻界的时间不比我早多少,他“不惑入报苑”,但他不像我三个多月就走人,而是“一去十七年”,供职于《宁夏科技报》社。十七年的报人生涯,他是资深的新闻工作者。<br/> </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认识李景杭先生的时间不是很长。三四年前吧,李东东常委写了篇《宁夏赋》,高度概括与赞颂了宁夏,引起了区内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书法界很多人士以及许多老领导老专家书写了这篇作品。这其中,就有李景杭先生。他用欧体正楷书写的《宁夏赋》,得欧阳询书法之精髓,并激荡着时代的热情与精神。李东东常委很欣赏李先生的作品,在得到北京许多行家的首肯后,她要我帮助出版这一文学精品与书法妙品精妙结合的作品。我则以为,单出这一作品,显得单薄单一。我建议请宁夏书画界的精英们围绕《宁夏赋》,创作一批作品,结集出版书画集。李常委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有了《宁夏赋》书画集的出版。在编辑该书的过程中,李景杭先生极为认真,他不仅数次书写楷体毛笔作品,而且又用钢笔行书书写了《宁夏赋》全文。可以说,《宁夏赋》书画集的出版,缘李景杭先生的欧体楷书而起,而且他用力最勤,最为积极,引书法与文学联姻,导艺术与政治共鸣,推介宁夏,推动宁夏,李景杭先生功不可没。<br/> </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李景杭先生是书法家,他是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宁夏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中国书协宁夏会员。我不太懂书法,我同意闵生裕先生的一句评价,李景杭先生是宁夏书界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在书界如同在新闻界一样,李先生不属于早慧者,不是少年得志者,他也许有家学渊源,也许曾幼承庭训,但他少年青年时并未将书法水平显露出来。50岁以后,他才渐入佳境,声名日隆。字如其人,从李先生一丝不苟的欧体楷书,可以看出他小处着眼、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人生态度与风格。从他的钢笔行书中,能看到他处世的洒脱,为人的敦厚。读了他2006年5月由内蒙古出版社出版的《宁夏赋书贴》,突然发现,李景杭先生将书法二十八般武艺玩得样样精通。他的篆书、汉简体、魏楷、新魏体、隶书、草书、行书、西夏文体、金文体,令人眼花缭乱,令人大开眼界,令人心悦诚服,能将各种书体研究深研究透,并能驾轻就熟,随意挥洒,皆成精品,没有执着的追求不行,没有艰苦的磨砺不行,没有充分的自信不行,没有上好的天分不行。李先生在书界低调着默默开拓着,他的精神,他的才艺,他的成就,令人尊敬,作为杂文作者,我应向他学习。<br/> </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李景杭先生首先是报人、作家。他的《砚田笔耕·散文卷》,收集的作品并不多,40余篇,却反映出他的情怀,他的追求,他的实力。李先生关心农业、农村、农民。我以为,现今有良心的记者、作家,都应当关心这一问题。李先生在他的作品中,痛苦着农民的痛苦,喜悦着农民的喜悦。他传播科技知识,彰显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与事迹。在推动宁夏农村发展方面,李先生尽了绵薄之力。<br/> </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李景杭先生是文人雅士。他的散文写得雅、精、细,《追忆刚解放的宁夏城》,写了他的亲身经历,写了他对解放的喜悦,李先生这辈人,对共产党的感情,浓郁、坚定。我父亲比李先生要大十岁左右,要是没有解放,不可能有他后来当工人,当干部的人生。他虽然未曾入党,也未上过党课、可他对共产党的拥戴,令我感动。李先生生于旧社会,对于解放的感觉,自然是真实真切的。他的记述,为后人打开了一扇窥视历史的窗子。<br/> </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李先生尊重老前辈,他的《怀念画家安卓三》,概略地记述了安卓三先生的生平与业绩,也表现了后辈对前贤的推崇。李先生友善同行,为书法家柴建方的作品叫好,称柴建方“笔底波澜涌,翰墨寄情怀”,言柴的“每一幅书法,每一方印章都能使我们感受到一颗不囿于窠臼的艺术家之心的跳动”。对于他人的才华,他人的成就,李景杭先生表现得喜悦、接纳、推崇。这是一种胸怀,一种人格。<br/> </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李景杭先生的散文,还推介新兴文化,记述行旅,遣怀抒情,并且对时下存在的不正之风,进行了批评。比如对于燃油费的上涨与装修的无序,就进行了严肃的剖析。也许在这方面,我与李景杭先生有更多的共识共鸣。<br/> </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李景杭先生要出书了,看了他的作品,写了上面的话,算是同道学人对李先生的一点印象,几句评价。如此而已。</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2006.9</font></p><p><font face="宋体" size="4"> 注:作者朱昌平为宁夏新闻出版局局长、宁夏杂文学会会长。</fon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