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感三则 [复制链接]

版主【太保】

河南硬协常务理事 教育委员会副 ...

Rank: 2

在线时间
86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3
最后登录
2017-3-16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3209
精华
1
积分
95843
威望
155 点
UID
9597

版主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5-5 08:25:07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随感
本帖最后由 张文海 于 2009-5-5 01:17 编辑



                 随



                           张文海



               (一)


       虽说书法也是一种技能的显现,但不能仅停留在
对几首唐诗宋词的不厌其烦的抄录上,如此的创作,除了说明自己仅仅处于技术的层面外,并无多大艺术的价值。
              (二)


    现代人也许综合素质比古人强多了,比古人聪明多了,正因为现代人最不缺少的是“聪明了”,聪明反被聪明累,张扬的结果恰恰少了古人那种对艺术池水尽墨、退笔如山的功夫、诚敬之心、文化修养以及恬淡自然的那份情愫了。书法品位反到与古人霄壤之别。不然,为什么再没有出现兰亭叙、祭侄稿那样辉耀千年撼人肺腑的经典之作呢?



                                               (
)

      硬笔表现抒情的重点,应该放在线条功力的打造上。

      毛笔性柔,开合度大,故任何一个人都容易划出粗细反差大的线条来,而硬笔则不然,因其硬质,不是任意就能写出粗细之变的线条的,须要垫纸,须要手腕挥运提按完成,注重手上功夫、笔法提按的训练,增强运笔技能,从而表现线条的内涵,达其性情。如
果舍此追求,写出的硬笔字岂不成了粗细一致、干巴无味的火柴棍了?缺乏了线条形态的千变万化,何谈艺术之韵?技不精熟,不能达其妙处;艺不知变,不能通其造化。至精而后可阐其妙,至变而后则通其数。
     曾有人认为硬笔不易变化,重点应在结构,实际是怯步不前、回避矛盾,谬也。以上所言,乃就硬笔书法而言,非实用硬笔字也。



2009.5.3
10



收藏 分享 评分

版主【太保】

河南硬协常务理事 教育委员会副 ...

Rank: 2

在线时间
866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3
最后登录
2017-3-16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3209
精华
1
积分
95843
威望
155 点
UID
9597

版主勋章

2#
发表于 2009-5-11 08:01:16 |只看该作者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中国硬笔书法网 ( 中国硬笔书法网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天仙路西湖明珠小区5-101室(432000) )

GMT+8, 2024-6-16 16:25 , Processed in 0.044391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