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563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12
- 最后登录
- 2011-1-6
- 阅读权限
- 150
- 帖子
- 360
- 精华
- 0
- 积分
- 6699
- 威望
- 0 点
- UID
- 6448
|
传统书法中“力”的表现途径
在传统的书法艺术中,笔力对于创作主体来说,既是笔墨 技巧的体现 ,又是传统功力的体现 ;对于欣赏者来说,是通过对作品的观赏、体味所获得的一种“力感”。
对于作品本身来说,笔力主要是通过“骨”和“筋”两种有意味的内在形式表现作品本身的生命力量和精神力量(或者说精神气质)。所谓“骨”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骨架”,即一个汉字最基本的空间间架结构,二是指富有笔力的中锋笔法,即“骨力”、“骨法用笔”。
笔者认为,若以可视线条的力感美为审视出发点,传统书法中的“力”主要有五个表现途径。
一、逆 势
所谓“逆”,即发笔时逆入,行笔时锋先笔后,逆势涩行,收笔时紧收。逆入时目的在于铺毫,逆笔起最宜得势、得力。收笔时也贵在“逆”,宜做到“无往不收,无垂不缩”。即使是出锋之笔,亦宜于空中作势,笔力自然沉劲。行笔时亦贵在“逆”,使笔锋与纸面形成一种对抗、相争、摩擦,即逆势涩进,则笔力自然可观。逆入、涩行、紧收是行笔要法,也是产生笔力的重要手段。
线条中,如果有“逆”的追求,则其力度与厚度明显增强,沉着雄浑,不可仿佛。线条无论形状是粗是细,墨是枯是湿,顺势则飘忽,粗者亦难离软弱;逆势涩行,虽细亦神清骨健,张力弥满。
二、蓄 势
蓄是力感构成的潜在技巧,与逆笔的正势反行相比,蓄的方向与力度的体现是不那么清晰的。一般而言,蓄是在“往”的运行轨道中的有意停顿,旨在造成一种笔短意长的势的可能伸展――而不是实际笔画的可视伸展;蓄也可以是在运行停顿之时的有意含糊,收回之后,下一步的方向与速度都显得不清晰了,这是在实际的力的线条中添加了虚的凭想象才能分辨的力的效果。
蓄不仅仅是指线条的收尾而言。在动作上也许主要是在线尾,而作为一种力的特征,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力度的不外露。也就是说,蓄的目的是在于使力度深藏起来,造成一种内在的筋力。当我们看到颜鲁公的真书,并指他的线条为“筋”时,我们也就找到了力度内蓄的美。蓄在线条中的涵容力是很强的,蓄又可作“蓄势”,有如运动员在冲刺前的缓速,起跳前的轻松停顿,都是为了更好地发挥积存的潜力。
三、留 势
如果说“逆”的反面是顺,“蓄”的反面是露,那么“留”的反面则是滑。书法线条最忌的是一笔飘过,轻浮华俏,缺乏力度。对“留”的直接诠释早在东汉就已经有了,蔡邕说:“涩势在于紧战行之法。”“紧駃”是指策马前行时必须扣紧马缰,不使其不过
于放纵,是蓄的方法;而“战行”即左右环顾着摇摆而行,却是“留”的方法,它可以保证毛笔在向前运行时对线条的第一部分都倾注生命之力,而不致于忽而沉着,忽而浮滑,造成线条力度的分布不平均,从而影响对力的整体把握。
“逆”要求一种强烈的反动力,体现着明显的人为因素。“留”要求将反动力转化为较温柔的停顿,这种停顿也是有着人为的意识。而“蓄”虽然也要求停顿,但它的过程却比较自然,都有很强烈的力感的夸张,“蓄”则相对隐晦些。但它们只是类型上的细微差别,却没有本质上的差异。三者之间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此外,传统书法中力的表现还有两种途径,一是“提”,一是“转”,行草书中用得较多。所谓“提”,即运用手腕带动笔尖,通过提按顿挫的复合动作将偏斜侧歪的笔锋收归画
中。提按是上下动作,顿挫是前后动作。书写行书起首处方笔居多,露锋侧入,故发笔处便要
提得起。“提”是腕中的一种感觉,是暗中运气,将锋提起使笔身保持一种挺立之状,而点画仍须平实饱满。提按是手段不是目的,如锋行正中则不必再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所谓“转”即“使转”,此亦是手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行笔方向交换过程中。“转”来自篆法。转折时贵在圆润劲力,有如“折钗股”,使其富有一种弹性的线条美。要达到此效果,就必须依靠手腕的协调配合,在转折时保持中锋用笔,暗调笔锋。如成偏锋,则浮薄之弊立见。
笔力的充沛来自于灵活的用笔方法。笔法虽有中侧、方圆、藏露、肥瘦之别,但均为形式上的变化,而其内质则表现在以中锋为主的“骨法用笔”之上,“逆”、“蓄”、“留”、“提”、“转”诸种表现途径及驾驭技巧,亦只是手段,理论上讲的,不是目的;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悟,反复体味,方能得其内质与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