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16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临《九成宫醴泉铭》 [复制链接]

Rank: 4

在线时间
4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8-27
最后登录
2012-3-24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334
精华
0
积分
5815
威望
0 点
UID
8055

荣誉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15 21:07: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临《九成宫醴泉铭》《九成宫醴泉铭》系唐初大书法家欧阳询75岁时所书,由于是受皇帝之命而作,故写得端庄恭谨,法度严整,笔力刚劲,笔法意趣也富于严整,心境即高品格也好,就用笔,结体特点余谈一点浅见。
为师德为上。

Rank: 4

在线时间
4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8-27
最后登录
2012-3-24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334
精华
0
积分
5815
威望
0 点
UID
8055

荣誉勋章

2#
发表于 2008-11-15 21:09:23 |只看该作者
一、用笔:
          该碑用笔以方为主,圆笔为辅,起收笔多出方笔,有微微的斜角;转折处的方笔又多是方中有圆,圆中有方,肥瘦适中,骨肉匀称。转折,曲钩,关键处的圆笔饱满、稳健,不突然提笔变细,不迅速运笔滑过。   点像三角形,高峰坠石,边沿并不是三条直线。而是向外微微突起,有厚重感。
    横平竖直。横平稍向右上取势,一般起笔的角线与收笔的角线在同一线上,竖直寓以粗细变化既稳静又生动。


    直钩多用折法,出钩较短,韵味含蓄。不取笔锋明显外露,成三角状。边沿成弧线。撇的变化多姿,或方折,或尖圆,或曲直。捺的起笔或方或圆,但出脚和收笔大都是圆满的向外微微突起呈弧状。
为师德为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在线时间
4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8-27
最后登录
2012-3-24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334
精华
0
积分
5815
威望
0 点
UID
8055

荣誉勋章

3#
发表于 2008-11-15 21:10:12 |只看该作者
二、结体
      
学过欧体的人都知道欧体结体“险劲”二字,王世真云“信本书太伤瘦险。独《醴泉铭》道经之中不失婉润尤为合作是“险” 的一面,包世臣云:“指法沉实,力贯毫端,八方充实,更无假外力”说的是其劲的一面。可谓言之中肯。看它那修长,严谨的结构形态,感到十分平稳端正。笔画的搭配,结构的组合,却又感到在平当中寓以峭劲。这是他融合众家之长所创的一种独特风格。所以我们在实际临写时,只看到它“四面停匀”,“八面具备”还是不够的只有用心多分析,多观察,找出它的结构特点,悉心领会,才能学得准确、生动,如果我们一味追求形似,食而不化,久之则成“印版排算”毫无生气,这点早在几百年前,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就意识到了,可惜到现在却有人不明白。
为师德为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在线时间
4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8-27
最后登录
2012-3-24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334
精华
0
积分
5815
威望
0 点
UID
8055

荣誉勋章

4#
发表于 2008-11-15 21:11:56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去年发表在《书法导报》上的一幅欧楷作品!从报上翻拍的,效果不是很好!请多批评!

[ 本帖最后由 张睦 于 2008-11-15 21:17 编辑 ]

20071028175425[1][1].jpg (184.92 KB, 下载次数: 89)

20071028175425[1][1].jpg

为师德为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在线时间
16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4
最后登录
2019-10-9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137
精华
0
积分
17065
威望
0 点
UID
8195

荣誉勋章

5#
发表于 2008-11-18 10:36:25 |只看该作者
书法让我心里变的很安静……柔和、宁静、和谐、潇洒……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鸡啼岗村爱民三巷5号  523757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在线时间
16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4
最后登录
2019-10-9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137
精华
0
积分
17065
威望
0 点
UID
8195

荣誉勋章

6#
发表于 2008-11-18 10:37:49 |只看该作者
书法让我心里变的很安静……柔和、宁静、和谐、潇洒……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黄江镇鸡啼岗村爱民三巷5号  523757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在线时间
4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8-27
最后登录
2012-3-24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334
精华
0
积分
5815
威望
0 点
UID
8055

荣誉勋章

7#
发表于 2008-11-20 10:47:06 |只看该作者
如何将欧字写活


遵循"取法乎上"的原则,许多书法爱好者将欧字作为入门的范本,但练了几年,收效甚微,虽有形,却无神,观其字,味同嚼蜡。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现象呢?
欧字法度森严,字存隶意,字形偏长,这些显著的特点与其它基本技法姑且不谈,以下说说几个容易忽视的方面。

(一) 用笔
  欧字用笔以方为主,但临习时不可一味的将各个笔画的起收笔都作刀切处理,过分追求棱角,要注意方圆结合。圆处用"揉笔"处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揉笔"--如同在疼痛处作圈形按摩。以横为例,收笔时轻顿之后,毛笔轻轻提起,但不离开纸,朝着回锋的方向作圈形运动,尔后回锋收笔。动作虽小,却能表现出方中带圆的形态。其它如竖画的收笔处、横折的折处、取法于隶的竖弯钩的收笔处等,都带有圆意,都可用"揉笔"。
  注意细微的粗细变化。初临欧字,便可观察出笔画的轻重变化,诸如横、竖的两头重,中间轻等,但细察之则变化多端。比如垂露竖:一种是两头重,中间轻,在字中多有顶梁柱的作用,如"中"字 等;还有一种是起笔轻,行笔较细,收笔重,常用于字中有多个长竖,如"涧","国"字的左竖等,力求多变。
  "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仔细观察,细处着眼,写出细微变化,才能让笔画活灵活现起来。

(二) 笔势
  有的习字者,写完一笔,停下来看一笔,再写下一笔,将一个个笔画"摆"在纸上,失去了内在联系,这就失去了笔势。所谓"势",就是笔画在运动中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关系,了解了这个关系,才能和谐统一,气息贯通,不然,笔画就会成为一个个符号,所以古人说:"必先识势,乃可加工"。以"其"字的下面两点为例,左边一点向右上方出锋,以便接着写右边的一点,而右边的一点带笔向左下出锋,以便接着写下一个字。再如"三点水"旁,第一点收笔后奔向第二点,第二点又同样奔向第三点,所以前两点都是向下俯势,收笔出锋也都向下,而第三点写完后的奔赴方向是右边的笔画,所以有上仰之势,其出锋也带笔向上。另外,在横画中,斜度大的,收笔较重,反之,则轻等等,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明白了这些,笔画的俯仰,顿笔的轻重,出锋的方向等就不会是盲目的,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了。而笔势又与节奏,韵律关系紧密,每一笔都有快有慢,如起笔蹲驻蓄势时稍慢,行笔加快,收笔护尾略减慢,但较起笔略快,因为它既是一笔的结束又是下一笔的即将开始,就这样快慢,轻重,字字反复着。在用笔正确的前提下,如能做到每笔呼应,连贯,字便有了活力。

(三) 结体
  要收得住,但还要放得开。欧字的确中宫紧收,工整严谨,但也须有"疏可走马"之处,临习时要注意比例的安排,敢于伸展,如"九","成"二字的钩画,极力放开,对比强烈,不能写得缩手缩脚。
  字字有"险"处。千万不可将欧字写得过于"平","均"。横画很少有水平的,上斜得厉害,但通过其他的笔画又化险为夷,如"怀"字,靠最后的长点求平衡。打破常规的处理,让该居中的偏侧,如"宫"的第一点,"千"的中竖等;应错开的却对齐,如:"长"的两竖等。看似平整的楷书,通过"险"的结体变化,使欧字有了各种各样的姿态。
  虚实要得当。欧字中一些衔接的地方,诸如"雨","门"等字的方框,其左上角或内部不能"焊死",要留有空隙,与室必有门窗一般,取透气之意,避免沉闷。
  当然,以上强调的几点,都必须要先有纯熟的基本功,但这也只是解决了技术性的问题,还需要在品德修养,意境构思诸方面下工夫,才能表现出神采,"字外功"的道理就在于此。
为师德为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在线时间
4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8-27
最后登录
2012-3-24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334
精华
0
积分
5815
威望
0 点
UID
8055

荣誉勋章

8#
发表于 2008-11-25 10:17:45 |只看该作者
临帖不妨先“忘我”

每当品读古贤遗墨时,总禁不住为各家皆有自家凤范而心生羡慕,习书十载余,至今还在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笔墨世界,游弋于碑帖间。无奈之余常以米芾集古有成而自勉之。
  闲瑕与书友相聚一室,谈书伦道间,触及此事亦有同感,大叹难怪于书展常常无缘,原来是少了自家面目。但细推敲一番理由似乎又过牵强。
  夜深独坐书斋,振笔挥毫,心境愈加开阔,“学书如穷径,先宜博涉,而后反约,不博,约于何反?”(梁献《学书论分语)于是,义无反颐,不厌其烦的临习着若干经典,细细体味其中的滋味。
  未履贞、节学捷要》有这样一段论述:”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及乎书道既成,则‘画沙’、‘印尼’,从心所欲,无往不通,所谓因筌得鱼,得鱼忘筌-”其实创立自己的书法风格是不可强求的,过分强求风格则反而欲速而不达,创更风格应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其中必然少不了个人的努力,要有个人的宙美意识与追求,但最重要的都是能耐得寂寞,扎根千传统,从传统中不断吸取其精华,并以反复的兼容并蓄求得个人书法风格的自然完善。

                                                                                   ——摘自《书法导报》
为师德为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在线时间
4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8-27
最后登录
2012-3-24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334
精华
0
积分
5815
威望
0 点
UID
8055

荣誉勋章

9#
发表于 2008-11-25 12:01:09 |只看该作者
碑与帖的区别

"碑"的称谓最早起于汉。据清代《说文》学家王筠的考证,最早的碑有三种用途,即,宫中之碑,竖立于宫前以测日影;祠庙之碑,立于宗庙中以栓牲畜;墓冢之碑,天子、诸侯和大夫下葬时用于牵引棺木入墓穴。由于这些实用的目的,最早的三种碑上都是没有文字图案的。其中最后一种原来用木头制成,后改用石头,而它却正是后代所谓碑的真正祖先。最后一种碑既然是为下葬所设,后来就在碑石上书写以至镌刻死者的功德,以使之流传于后世,于是发展成后来有文字的碑。
    "帖"最早指书写在帛或纸上的墨迹原作。后来写得优秀的墨迹难以广传,于是把它们刻在木头、石头上,可以多次拓制,广为流传,这样,就把刻于木石上的这些原来的墨迹作品及其拓本统称"帖"。
    刻碑盛行于东汉,到了魏晋南北朝,由于某些时候朝廷明令禁碑,碑石缩小,且放于墓室之中,于是形成了墓志。
    认真概括起来,碑帖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1.制作目的不同 最初的碑没有文字,后来为托顽金之坚以期永垂后世,在碑上增加了文字,并且从最初的随意刻划到庄重严整,一丝不苟,其主要目的是追述世系、记叙生平、歌功颂德,而不是传扬书法,所以书者可以是名家,也可以不是名家。唐以前的碑碣多不署书者姓名,可以看出碑是重内容而轻书写的。刻帖的目的是传播书法,是为书法研习者提供历代名家法书的复制品,所以,书法的优劣是它的选择标准。只要是名家的书作精品,即便是只言片语的一张便条,也照样收入,很少顾及内容。


    2.书体不同 碑的历史悠久,所用书体在隋以前都是庄重肃穆的篆、隶、楷书。直至唐太宗御笔亲洒,才开始有行书入碑。草书刻碑除武则天《升天太子碑》外,绝少有之。而刻帖一事始自赵宋,多数是诗文简札,所以行、草书及小楷居多。
    3.形制不同 碑是竖立在地面上的石刻,多数是长方形,也有圆顶、尖顶的,虽然有一面字的,但也有两面,以至于四面刻字的。丰碑巨碣动辄丈余高,气势宏伟。帖因为多取材于简札、书信、手卷,故高度一般在一尺上下,长则一尺至三四尺不等,呈横式,多为石板状,只在正面刻字。另外,帖有木刻的,碑则绝少。
    4.制作方法不同 南朝梁以前,碑一般是书丹上石,即由书写者用朱笔直接把字写在磨平的碑石上,再经镌刻。刻碑者往往可以因循刀法的方便而使字的笔画有风格上的变化,即与原书丹之字略有出入;还有碑刻甚至未经书丹而直接奏刀。其字融入了刻工的艺术情趣,有极浓的金石味道,非毛笔书写所能体现,实际上是书者与刻者的共同创造。而刻帖都是摹勒上石,就是先将墨迹上的字用透明的纸以墨摹下来,然后用朱色从背面依字勾勒;再拓印上石,最后刻,比碑多出两道工续。虽然程序复杂,但刻帖要求忠于原作,尽力毕肖,每道工续均不得搀入已意,所以精品帖本可以达到乱真的水平。
为师德为上。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4

在线时间
4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8-27
最后登录
2012-3-24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334
精华
0
积分
5815
威望
0 点
UID
8055

荣誉勋章

10#
发表于 2008-11-25 20:13:06 |只看该作者
书法作品的布局:

  一幅书法作品大都包括正文、题款和印章三个方面的内容。

  正文是要写的主要内容,是作品的主体。文章诗词,格言警句等等健康向上,吉利祥和的文字都可作为书法作品的内容。

  题款是正文之外的说明性文字。包括象正文题目,出外,书写的时间、地点,书写者的姓名、字号、斋号,所赠对象的称呼、姓名等等。这些内容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要全写上。题款内容的多少要视作品的具体需要而定。题款的内容有的写在正文前面,叫上款;有的写在正文后面,叫下款。象所赠对象的姓名,称呼这样的内容应该写在正文的前面,以表尊敬。

  书法作品中所盖的印章,从内容来分,有名号章和闲章。从所盖的位置来看,有迎首章和押脚章。盖在作品上首的叫迎首章,盖在正文和下款之后的叫押脚章。印章在书法作品中主要起点缀作用,所以一幅作品的印章也不能过多,一般是一至三方为宜。

  正文、题款、印章是一幅作品的三大有机构成部分。在创作时,必须统筹安排,使三者构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为师德为上。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中国硬笔书法网 ( 中国硬笔书法网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天仙路西湖明珠小区5-101室(432000) )

GMT+8, 2024-11-30 19:37 , Processed in 0.04958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