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490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6-6-18
- 最后登录
- 2013-12-27
- 阅读权限
- 150
- 帖子
- 2378
- 精华
- 1
- 积分
- 6997
- 威望
- 0 点
- UID
- 257
|
<p> 苟君:书法背后的异度空间 </p><p><br/> 35岁的苟君比我想象的要年轻,沿着纷乱、肮脏的坡道走上来,在人群中很容易辨识,沉静、文气,白色毛衣套宝蓝休闲西装,有一点海派,走路却整饰得像个佩戴了红领巾的三好学生,每一步都带着赌气似的认真,我这才明白他为什么望去“不显老”。 </p><p><br/> 这位青年书法家的居所比我想象的要草根,敝旧的居民楼,入口处是烟摊、老人的棋局,楼道则黑黢黢的,不亮灯盏。 </p><p><br/> 苟君的壶中天地,再次给我的想象力上了一课。一间兼起居室的书房,迎面悬着镜框镶的匾“海桑轩”,是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所题。相对处,则悬挂着刻有“桑海轩”的木匾,是著名的启功先生的墨宝。一壁的书法条幅、文人画,其中有几张是他自己的手笔,印象较深的是那些笔走龙蛇的大草,如金石裂,如万马腾,其恣肆癫狂,和眼前的这位温文雅士很难相称。 </p><p><br/> 古老的坛坛罐罐挤满了苟君的四个书架,而案几、桌椅、书架全都是有着繁复雕饰的明清家具,在这个氛围中的苟君如鱼得水,像个导游般兴奋地引着我指指点点,“这是从山东拓印回来的乙瑛碑拓片……这是仰韶文化时期的器物,你仔细瞧,里面掺有贝壳粒,混凝土似的,老祖宗可聪明了……这是青铜器……这是汉陶……这是宋三彩,宋代的人物造型就是比唐代清瘦得多……你看这个笔筒的绘画是不是就等于一幅中国文人画……”香炉里焚着藏香,在这个薄阴的下午,我只觉得几千年的文明奔流至前,这个并不敞阔的书房变得宽厚博大起来。我开始醒悟:原来夫子、书家是这样炼成的! </p><p><br/> 桑田变沧海 </p><p><br/> 祖籍浙江绍兴的苟君,是湖广填四川的后裔,但究竟还是一个家住大阳沟的重庆孩子。“我庆幸能跟着外婆长大,小时候和老年人在一起时间久,很容易就和我们的传统文化接通血脉。”孩提时的苟君受外婆热爱川剧的影响,也毫无保留地迷恋上了戏曲。对金钱板、四川清音等多种民间曲艺形式,苟君都像现在的孩子迷恋流行歌曲一样,甚至有两三年时间,还拜在重庆曲艺团唐新林老师的门下学习。 </p><p><br/> 苟君与书法结缘,始于右派舅公的启蒙,虽然当年舅公的启蒙多少出于“字是打门槌”的实用理念,但苟君认为是舅公给自己埋下了对书法的兴趣。“我永远记得那时一个小人端坐在书桌前的感受,宣纸白亮,墨汁沉黑,我一笔一划地写着,觉得特别神圣、庄重。” </p><p><br/> 16岁那年,苟君与许伯健、魏宇平、徐文彬等几位重庆书法界的一流前辈结缘,至此,苟君的“桑田”变“沧海”才正式开始。许先生尚帖派,魏先生尚碑派,相左的艺术思想,却共同把小苟君引上了书法的正道。苟君那时已经很乖巧了,从不两边传话,只顾认真地完成各自的要求。学兼两派的苟君暗地里意气风发起来,“野心”崭露,“我从那时起,就下定了决心,把书法作为终身的追求,一定要超过我的老师们”。 </p><p><br/> 也许是许老和魏老的榜样力量,苟君早年立下的志,在岁月的磨砺中丝毫没有动摇过。1988-1992年间,学到一定程度的苟君,最迫切的就是亲炙优秀书法的原作。那时候信息还不发达,书生一个的苟君,哪有什么机会接触名作原本。偶然听说江北老干中心装裱房里有不错的原作,苟君背一个军挎包就上路,也不顾重庆夏天的毒日,一头汗地把那作品的细部仔仔细细地看了又看。 </p><p><br/> “1992年,上天眷顾了我。”苟君回忆起被分到友谊华侨公司外宾接待供应部,负责画廊工作时,仍十分甜蜜。在当时重庆文化事业贫薄的时候,那么一爿店简直就是重庆书画界一道流动的盛宴。在那几年中,苟君不仅饱览了无数的书画真本、古董,熟悉了各种文房用具,更重要的是还在这个仿佛文化沙龙般的地方,不费力气地就结识了许多重庆的书画界人士。 </p><p><br/> 之后,苟君的职业几经变迁,但他一如既往不求闻达,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投注在了“自己的园地”。当他不经意抬起头来时,事业已渐现蓊郁:《桑海轩文集》、大草书法集《琵琶行》均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收藏》杂志登出的2002-2003年的书法家百人排行榜,苟君列第11位;且当代书画大师启功、冯其庸、沈鹏、王琦、王伯敏、刘炳森、廖静文等分别作评,或赠字赠画,对这位后生青睐有加;中国书法网也为其设立了个人网页。</p><p> <br/></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