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557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易新生出版作品集 [复制链接]

Rank: 2

在线时间
13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9
最后登录
2017-10-14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193
精华
0
积分
14568
威望
0 点
UID
688

版主勋章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7-2 17:41:0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易新生出版作品集


  易新生近日通过华夏文化出版社推出一本作品集。这是出版的第二本个人作品集。


  该集收入作者作品41件。集中以创作的作品为主,也有少量临摹作品。书体有章草、大草、楷书、行书、隶书。后面附有斯谟和何蔚的文章各一篇。


  易新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创作研究员,现就职于武汉市东西湖区旅游局。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市书法展览,并有获奖。在《中国书法》《书法报》等报刊发表书法文论数十万字。著有《写在书法边上》《借墨还魂》,出版有《湖北代表书家作品集•易新生卷》。

Rank: 2

在线时间
13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9
最后登录
2017-10-14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193
精华
0
积分
14568
威望
0 点
UID
688

版主勋章

2#
发表于 2014-7-2 17:44:34 |只看该作者
易新生出版作品集

075401cdbiigp4hxc9d8gk.jpg (246.33 KB, 下载次数: 141)

075401cdbiigp4hxc9d8gk.jpg

075512tl04x1fml0lzzf31.jpg (289.89 KB, 下载次数: 135)

075512tl04x1fml0lzzf31.jpg

075610g5iita9ninip455w.jpg (283.56 KB, 下载次数: 137)

075610g5iita9ninip455w.jpg

075653wfjulfswmujrf6wm.jpg (264.87 KB, 下载次数: 144)

075653wfjulfswmujrf6wm.jpg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在线时间
13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9
最后登录
2017-10-14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193
精华
0
积分
14568
威望
0 点
UID
688

版主勋章

3#
发表于 2014-7-2 17:47:49 |只看该作者
易新生出版作品集

075759x3r13j4gjgosm2ss.jpg (298.87 KB, 下载次数: 140)

075759x3r13j4gjgosm2ss.jpg

075848ija8n39m6h13z7b7.jpg (256.63 KB, 下载次数: 141)

075848ija8n39m6h13z7b7.jpg

080533wtvvzf491yj3ln1j.jpg (279.17 KB, 下载次数: 181)

080533wtvvzf491yj3ln1j.jpg

080539qzvayotzyavstm8z.jpg (161.58 KB, 下载次数: 149)

080539qzvayotzyavstm8z.jpg

080544ah2etug1ghmammff.jpg (260.02 KB, 下载次数: 143)

080544ah2etug1ghmammff.jpg

080637foiioq81cyko64yw.jpg (350.88 KB, 下载次数: 138)

080637foiioq81cyko64yw.jpg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在线时间
13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9
最后登录
2017-10-14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193
精华
0
积分
14568
威望
0 点
UID
688

版主勋章

4#
发表于 2014-7-2 17:50:40 |只看该作者
易新生出版作品集

082118tssxszgf0s07s7fz.jpg (127.97 KB, 下载次数: 141)

082118tssxszgf0s07s7fz.jpg

082126bjw75wsfv5rdkfdf.jpg (256.3 KB, 下载次数: 142)

082126bjw75wsfv5rdkfdf.jpg

082134lmkqmrbzzyfbbqtt.jpg (308.83 KB, 下载次数: 138)

082134lmkqmrbzzyfbbqtt.jpg

084354a6sa7gfv0kkzhqhj.jpg (151.76 KB, 下载次数: 137)

084354a6sa7gfv0kkzhqhj.jpg

084539waztu24xq4z8oa2s.jpg (323.23 KB, 下载次数: 144)

084539waztu24xq4z8oa2s.jpg

084842bcqjqqj10vqjcvz1.jpg (271.08 KB, 下载次数: 150)

084842bcqjqqj10vqjcvz1.jpg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在线时间
13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9
最后登录
2017-10-14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193
精华
0
积分
14568
威望
0 点
UID
688

版主勋章

5#
发表于 2014-7-2 17:52:07 |只看该作者
易新生出版作品集

084933btxc03c33ciitz5w.jpg (276.2 KB, 下载次数: 145)

084933btxc03c33ciitz5w.jpg

094756zo1feyuf1zf3cfw8.jpg (30.14 KB, 下载次数: 136)

094756zo1feyuf1zf3cfw8.jpg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在线时间
13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9
最后登录
2017-10-14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193
精华
0
积分
14568
威望
0 点
UID
688

版主勋章

6#
发表于 2014-7-2 17:52:44 |只看该作者
有朋在静处
斯谟



  我家藏有笔墨纸砚,只是一年动用一次。每至新春前夕,我正襟危坐,研墨濡毫,撰书正门对联一副。旧符新桃,三十余载不辍,自娱而己。仰视古帖残碑,俯读《艺舟双楫》,深知用好毛笔不易,便觉新生君的书法岂一个好字了得。

  新生君的隶书古拙朴实,楷书醇厚蕴藉,行草跌宕多姿,奇中求正。我曾填曲《字字锦·观易新生书法》:崩浪雷声涌,骨气神韵动。劲弩笔下开,筋节娟娟风。金银钩,相通融。只见大雁阵行,雁行处,凭抵志远情浓。匆匆,岁月流转,有梦可驻心中,思量心中,心中妙笔梦。纵横处,此心同。浓淡处,此心暗同。魏晋张驰地,有师在那里。八法六艺,字字行行,从从容容。你这里恭恭谦谦,轻轻重重,畅达流云涛松。

  我与新生君相识二十余年,深感字如其人,人如其字。新生君与人相处,如笔墨纸砚相交,落墨处,敦厚自然,收放严谨;空白地,洁净寂然,天地自宽。八年前某日,我出差上海,接儿子电话,他一同学选修篆刻课,两个学分,次日要交篆刻作品。因主修学科考试紧张,要我代其作业。无奈我在外地,情急之中,电话向新生君求助,他当即应承。我戏言只用百分之一功力即可。回汉得知,彼同学的作品上交后,引起老师的疑惑还有自豪。彩霞君为此事,备家酿酱肉一束,替子行谢师之礼。新生君也笑纳。新生君其时已是全国群星奖书法奖获得者,不嫌大才小用,竟为一大学生捉刀,解人燃眉之急。与人为善,可见一斑。



  我与志高君也相识二十余年。因爱好集邮,我们便相识相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志高君弃公职下海,先做家电生意,后又从事生态农业、审计事务、电子照明等实业,某省级报曾以专版述说他泛舟商海之事。我从未听他说如何搏击风浪,想必也曾劳力劳心。我们每年相见几次,只叙家常,风轻云淡。近几年,只见他头发渐稀,始信君子无重发之说。他双耳圆垂,慈目善面,全无生意场中的浮躁或自得。

  一日,酒酣耳热之际,志高君平淡讲出两件轶事:一是下海经商之初,新疆朋友为谢其诚信豪放,送他半袋和田籽玉。志高君当然知道,天下美玉,皆出昆仑。便很慎重,将玉石放置在家中墙壁空心处。一个月后从内蒙回来,探摸墙壁,玉石俱无。一问,上幼儿园大班的女儿说:那石头好看,我就给来家玩的同学每人发了一个。女儿还对同学说:我爸回家再有石头,我都给你们。童心无邪,志高君苦笑无语,竟没深究。据剩下的最小一块籽玉看,那批送给小同学的玉石现在应该价值连城。另一轶事,志高君收藏有第三套人民币中的绿背水印一角劵二百张。此币当时市价百元一张。志高君将此封角币藏在抽屉最深处。三个月后,从新疆归来,偶寻此币不得。问其夫人,夫人理直气壮:见是零钱,拿去“过早”,吃了半个月的热干面。志高君淡然,也不向夫人解释,说了,怕夫人心痛。二十年后的现在,绿背水印一角劵的市场价格为每张四万元。志高君谈此,不见一丝痛心或懊恼,仅作了一次酒后谈笑而己。想来也是,如今妻子娴雅能干,女儿成才。玉币何失?人生何求!

  志高君,姓舒。舒者,舍予也。他深知得失之道,不陷得失之窘境。舍得给予,风卷云舒。是石是玉,心识即可。我填有《中吕·普天乐》一曲,不知能否道出他的境界:闯南疆,走九州。水澹雁鸣,山明景秀。舒舍予,志云岫。闲来沽酒不慕侯。望千峦万顷金秋。一壶新茶,几个老友,再上高楼。



  三年前,志高君乔迁,我撰诗一首并请新生君书写赠他。他俩便相识了。志高君本质上是文化人,对文化自然敬重。新生君也是此境中人,两人有许多相通之处,一见如故。

  我以为,因势而友,势失友失;因名而友,名殆友失;因利而友,利损友失。只有不因势名利而友者,殊途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才能高山流水。新生君,志高君,还有我以为是友,认定是友者,全无势名利之关联,只因性情志趣,长年交往,如潺潺之水,流过岁月,滋润心田。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远方有友,当然快乐。近处有友,岂不更乐哉。朋友无论是近是远,也无论贵贱尊卑,只要是在静处,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天性自然,冰心玉壶。亦是真友也!

  此次,志高君策划为新生君出版书法作品集,我等欣然,只是因为,朋友就在静处。此意此景,我想到了王安石的那首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014年3月29日写于润天楼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2

在线时间
138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7-9
最后登录
2017-10-14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193
精华
0
积分
14568
威望
0 点
UID
688

版主勋章

7#
发表于 2014-7-2 17:53:24 |只看该作者
云水新生

何蔚



  已经记不清与新生兄初次见面究竟是在何时何地。凭感觉,应该是在上个世纪末吧?那时,我们都在“奔四”的路上各自忙乎,偶尔听到身边的朋友说起对方,彼此虽心存敬意却少有交集。毕竟文学和书法不是同一个圈子,即使是坐在同一张饭桌上,一时也很难找到快速拉近距离的话题。因此,那时,我们之间的来往其实并不多。

  然而,令我记忆犹新的是,那时的易新生虽然比我大三岁,但他随时随地都能显现出比我更充沛的活力,无论在哪里碰到他,都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而且,印象中,他的发型似乎永远都是那种性感十足的“板寸头”,每一根发丝都像钢针一样竖起,乌黑而又坚挺;他说起话来干脆利落,底气充盈,一听就让人觉得此君绝对是个一辈子都学不会交头接耳的家伙。你甚至还会担心:这么高的嗓子眼儿,当初他是怎么谈恋爱、怎么说悄悄话的哦!

  还有,他笑,基本上都是属于哈哈大笑的那一种,微笑似乎只发生在私下里,发生在没有人或没有趣的场合;他喝酒,一端上杯子就必然是开怀畅饮,一副“人生短短几度秋,不醉不罢休”的架势,哪像我等这般贪生怕死、缩头缩脑哦!

  很多年,我常常看见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在街头巷尾胡乱停放。一有闲暇与兴致,他就跑到兵乓球馆与人捉对厮杀,大冬天里也只穿一条裤衩在那儿腾挪闪转、上蹿下跳。打完球,擦擦汗,就和对手一起跑到酒馆里喝酒。喝完酒,就迈着飘飘欲仙的麻花步,去马路边寻他的破自行车……总之,很多年,我所看到的易新生一直都是他生命中“动如脱兔”的那一部分,而“静若处子”的那一部分,仿佛永远都被他珍藏在自家的书房里,从不轻易示人。仅此一点就足以说明,新生兄绝对是个有味道、有意思的人。和这样的人纠缠在一起,你一辈子也不会觉得枯燥和厌烦。况且,早在十几年前我就知道他已经是一位年轻的“老书法家”了。在武汉西郊东西湖区,新生兄三十几岁就成为书法圈中的元老了,其名气在方圆几十公里内可谓是如雷贯耳,我们这一带但凡对写毛笔字感点兴趣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易新生”这个名字的。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易新生都注定了要成为朋友们嘴边的一个话题。这个话题虽然没有太多的戏剧性和复杂性,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传奇色彩,但至少具有行云流水的特征,让你一说起他就能感受到人生的某种快意。



  木兰山水是大武汉的天然橱窗,这里陈列着许多与花木兰相关的美丽传说,也展示着黄陂木兰文化静态与动态的发展演变过程。我们熟知的“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一类的动人词句,显然是不会与易新生的前世今生扯上什么关系的,但不管有没有关系,至少,作为生长于木兰山水画境中的一株幽草嘉禾,新生兄的来历总是会令我们这些在平原上生根发芽的黄豆玉米刮目相看。
有一回,新生兄邀我们几个文学朋友去他的老家木兰湖畔采风,我有幸亲眼目睹了那山那水的阵势,忽然就意识到:一个人的年少时光能够在此等山水中悄然绽放,应该是一件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哦!那一刻,我很自然地联想起了30年乃至40年前的木兰湖是个什么样子,在山中砍柴、湖中摸鱼的少年易新生又是个什么样子。和我们一成不变的平原相比,山峦起伏、湖水荡漾的地方应该算得上是天堂了吧?那里的孩子在丛林中奔跑、呼喊,树枝划破了衣裳,他们即使是哭泣,泪水中也会带有山葡萄的味道;那里的鸟儿贴着有雾的斜坡飞,常常能听见枯木被柴刀劈断的声响在山谷中回荡;那里的野花总是开得十分任性,一天之内至少可以变换四五种表情;那里的学校很可能没有操场,上课铃很可能一直都悬在空中,一半是敲给孩子们听,一半是敲给野猪和豺狗们听……至于那里的星星是不是不眨眼睛,那里的道路是不是不起灰尘,那里的外婆是不是不缠小脚……我不得而知,就只好任由自己尽情地去想象了。

  忽然觉得童年的易新生简直就像一只穿山甲,那么快畅地穿行在我想象的背景中,有山可靠,有林可依,有湖可游,有野可撒。这些诗意的场景真令我艳羡不已。

  据新生兄透露,他年少时的梦想是当一名画家。于是我就想问了:你在这么漂亮的山水中从小混到大,不当个画家你对得起那些二月兰和映山红么?你对得起那些野猪和豺狗么?依我看,你不光是要当画家,还要当个诗人!你的黄陂老乡绿原、曾卓还有彭邦桢啥的,不都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么?然而,梦想这东西有时也喜欢和人开玩笑,它先是让新生兄当了半个画家,圆了他半个梦,然后就不让他当了。梦想最终让他在异乡的路上拐了个弯,将他拉进了书法家和作家的圈子,其理由是:他的书法天分比绘画高,他写随笔的天分比写诗高。

  天分是个神奇的东西。正如新生兄所言,他的祖辈和父辈都有写毛笔字的天分,这种天分不知不觉也融入了自己的血脉。只不过,祖辈和父辈们并不觉得写几个字就是书法。当新生兄的书法意识被正式唤醒的时候,就意味着他的选择开始表达出一种超越先辈的愿景。

  无意中听新生兄说起过,他最早的书法作品是用木棍、石子写在大地上的。那时,作为山娃子的易新生栽秧割谷、打柴做饭,什么都干。做完了农活,他就趴在田间地头,以树枝、石子为笔,把心里所想的“好字”搬到地上。小学三四年级那会儿,他就被学校委任为墙报“编辑”,尽管他当时根本就不明白“编辑”是个什么东西,却已经时不时地干了一些将文章编排到墙上并配画插图的活儿,不仅自己觉得很有面子,而且还能避开学校组织的集体劳动。因此,对于少年易新生来说,不管是出风头还是偶尔出点小差错,其实都是一件相当过瘾的事情。尤其是到了初中阶段,由于正处“文革”末期,学生无课本可读,学校就委任他当书本“编辑”,刻钢版、印教材。当他看见自己亲手刻印的课本被同学们捧在手中时,立马就感觉到自己矮小的个子比别人高出了一头。

  那时的木兰湖并不叫木兰湖而叫“夏家寺水库”,就像那时的易大师并不叫大师而是叫易新生同学一样。当举国上下开始掀起“四化”高潮时,那个被称做“四人帮”的团伙已经覆灭,易新生同学也一步跨进了高中,身体渐渐发育成了和现在差不多的样子。那时,作为生产队里最有前途的文化青年,他备受队长的器重,队长吩咐他拿起扫帚醮上石灰水挨家挨户往墙上刷写政治标语,涂抹出诸如“全党动员,大办农业”、“飞奔四化”一类的口号。由于他写的字有时比他的人还要大,异常醒目,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那就叫“亮瞎你的狗眼”,因此,新生同学明里暗里总能得到村人的夸奖。他得意至极,走起路来胸脯一挺一挺的,没事就常常偷着乐一把。

  在易新生成长的过程中,木兰山并没有长高,依旧是从前的样子;夏家寺水库则始终都在蠢蠢欲动,腰围和胸围总是随着季节不断变化,时而丰满,时而消瘦。高考刚恢复不久,易新生同学也开始像夏家寺水库一样蠢蠢欲动起来,心底暗自澎湃着一股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

  酷爱写写画画的新生兄忽然发现,自己其实更倾心于绘画。有一个时期,他尤其喜欢临摹碳素人像和木刻的毛主席像,并且鼓捣得惟妙惟肖,旁人看了都会竖起拇指。于是,刚刚迈入青春期的易新生同学立志要报考美术学院。他曾斗胆给省城某艺术学院的一位教授写信,希望能拜师学艺。教授很快回函给他说:你的字写得不错,但画画尚需努力。

  努力就努力吧,又不是没努力过。新生兄一边这么想着,一边继续画他的画,偶尔也玩玩剪纸。他玩剪纸甚至已经玩到了对着某人就可以剪出某人、对着某物就可以剪出某物的地步。也许,他根本都不知道自己天生就是块干艺术的料子,大凡与工艺美术沾得上边的事情,只要他愿意,基本上都可以无师自通、信手拈来。1983年,新生兄试着画了一组题为《佳佳买酱油》的连环画,并以此敲开了地区级权威媒体《孝感报》的大门。从此,他对自己的作品能在报刊杂志上登台亮相开始有了更贪婪的期待,直到他的散文随笔开始频频进入《人民日报》、《当代小说》等大雅之堂,直到他的个人专著《写在书法边上》、《借墨还魂》和《湖北代表书家作品集·易新生卷》陆续出版,密密麻麻的墨迹与铅字已经像花朵一样铺满了他愈走愈宽的艺术之路。



  光阴荏苒,季节轮回,虽然每座山都看似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但事实上,山每天都在变,你今天看到的山到了明天,或许就已经变成了另一种样子。水其实也是这样,譬如说夏家寺水库吧,它终究是不甘心一辈子都当水库的,它也有改名换姓的冲动,更有上电视、上画报、变照片、变铅字的欲望。随着改革开放和旅游开发的节奏日渐加快,后来的夏家寺水库果真就改名换姓,变成了木兰湖风景区,果真就上了电视、上了画报,变成了照片和铅字。这期间,新生兄的名字虽然没有变,但工作变了,生活变了,眼光变了。

  新生兄的一生都似乎注定了要在山与湖之间旋转。1989年,他翻过木兰山来到吴家山,他跨过木兰湖来到百里之外的东西湖,将工作关系由黄陂塔耳中学转到了东西湖职校。在进入新单位之前,他特意在个人简历上下了一番功夫,以工工整整的钢笔楷书为自己“树碑立传”。这样的简历赢得了人事部门的青睐,成全了他在吴家山下落户的心愿。进入新的单位以后,他非常理性地在书法与绘画之间作出了取舍,最终决定以书法作为毕生的追求。当然,所谓的“舍”只不过是让它换了一种方式存在而已,作为书法近亲的绘画艺术,仍将为日后的书法生涯开通更多的营养渠道。

  据我所知,新生兄的爱情、婚姻、家庭基本上都是拜东西湖和吴家山所赐,而他故乡的木兰山水,对他似乎并没有尽到全部的责任。不过,这没有关系。对于一个似游子而又不是游子的游子来说,山再矮也是山,湖再浅也是湖,云再低也是天空的一部分。何况这山那山、这湖那湖、这云那云都一样亲切如故,都一样待自己不薄呢!

  在东西湖成家立业后,新生兄突然就开始发飙了。当书法成为情有独钟的精神伴侣,当文字成为触类旁通的情感纽带,当婚姻和家庭成为坚如磐石的后方,一切便都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新生兄初次出山,就捧得了湖北省新人新作书法展的入场券,接着又在湖北省第三、第四届书法展上获奖,继而又摘得了湖北省临帖展的桂冠。没有几年的功夫,三十几岁的易新生已经将中国书协第七届中青年书法作品展、全国第三届楹联展、文化部全国第八届群星展等一系列大展和大奖的殊荣收入囊中。

  跨入不惑之年后,本地书法圈中的一些朋友开始以“大师”来称呼他了。大师就大师吧,人家爱怎么称呼是人家的事,新生兄对此既不笑纳也不推拒。在他身上,无所谓高调也无所谓低调,一切都不刻意,一切都是听其自然,一切都是流水行云。平日里,破自行车该怎么骑还怎么骑,赤膊该怎么打还怎么打,酒该怎么喝还怎么喝。不过,这些都是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那么,更深层的真相又是什么呢?所谓更深层的真相,说得更明白一点,无非就是他的生命中“静若处子”的那一部分,躲进书房成一统的那一部分,关起门来用功和给自己充电的那一部分。我们很少能够窥见的这些章节,才是他生命中最厚重的内容。

  从古至今,真正的书法家、艺术家和作家,无不都是真正的读书人。当然,不怎么读书的书法家、艺术家和作家虽然也不少见,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都不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除非他们是人间稀有的天才。即便是人间稀有的天才,也或多或少是要读一点书的。

  “不读书何以言文化?哪能有见解?”——这始终是新生兄的心声之一。在这个前提下,他修身养性,博览群书,既有“三更灯火五更鸡”的付出,也有“黄金屋”和“颜如玉”的收成。他习惯于要么是靠床夜读,要么是早起晨读,徜徉于古文、古诗词的浩瀚烟海,穿行于当代文学的崇山峻岭。他的书架和书柜始终在和他的年龄一起水涨船高。在我们身边这帮日渐衰老的“文青”中间,不光斯谟兄患有严重的“嗜书症”,新生兄更是当仁不让。只不过,新生兄的“嗜书症”患得比较隐蔽,不易被外人察觉,甚至就连住在他对门的邻居,也不知道他究竟是何方神圣,究竟什么的干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书山与墨水也是另一种山水,新生兄乐在其中。况且,他的世界生来就是与山水有缘的,无论是云卷云舒的木兰山水,还是平沙落雁的东西湖山水。

  新生兄就这样大隐于市,瞒天过海。时光在他的笔尖堆积成厚厚的云层,包容了播种的疲惫与抽穗的欣喜,留下的是一指苍茫处,淡淡流年香。



  我们身边的朋友,没有人像新生兄那样活得风生水起。

  这些年,他从学校调到政协机关,又从政协机关调到文化部门,工作与生活常变常新。他不单是活得风生水起,而且还活得有情有义、清澈透明。无论对待爱情还是友情,他都是心无杂念,始终保有内在的洁癖,即使手里已握有一官半职,也依然视新朋如故交,视故交如兄弟,不端架子,不皱眉头,不打哈哈。在这个道德失宠的年代,能交到这样的朋友,即使你站得很低,也应该高看自己一眼了。

  事实上,在武汉西郊东西湖吴家山这方小小的天地间,我们这帮来自乡下的文学朋友皆为君子之交。时光浓淡相宜,心灵远近相安,彼此很少干预对方的生活,也很少打探对方的私事。认识这么多年了,我都没有和新生兄的夫人正式打过照面。我只知道,他的夫人是土生土长的东西湖人,平时寡言少语。易夫人对新生兄始终是放任自流,以信任代替约束,从不施加任何管理手段。因此,新生兄是我们中间唯一一个从未携带过“妻管严”病毒的健康男士,比被我们称为“嫩锅”的任树华兄还要高出一筹。这或许也是他之所以活得像行云流水一样挥洒自如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和这个年代许多戴着镣铐都想着翻墙的男人们不一样,新生兄虽然过着“放任自流”的日子,却比我等俗男更懂得自律自重,更懂得惜时、惜墨、惜纸、惜情、惜名……

  我一直注视着他:鲜活而不出格,谨慎而不迂腐,在红尘中拥有独处之心,独处时也不缺红尘之胸怀。此等男人即使你不愿夸他有多好,但至少也找不到说他坏的口实吧?

  我一直注视着他……忽然间,我又觉得步入中年的新生兄已经不再像一只穿山甲了,他苍翠葱茏,豪气冲天,更像是木兰山水中土生土长的一棵马尾松,虽然被移植到东西湖这片坦荡开阔的冲积平原上,经历了每一棵树都必须经历的春夏秋冬,但我们看到的多半是他叶茂枝繁的一面。这棵马尾松并没有告诉我们,其早年的根茎是如何绕过了那一岁岁长冬苦寒,那弱不禁风的样子我们不曾见过,雪压枝头的样子我们同样不曾见过。那么,就让我们任意地去想象吧,一棵再普通的马尾松,枝干上都必然带有时光的刻痕和年轮的倒影。

  要知道,每一处湖光与山色中都藏有养人的水土。那水土既养骨骼也养性情。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这个标题:云水新生。是的,行云流水看新生——

  我的确是看见了,行云和流水总是带着清新与素淡走过岁月,不急不躁。

  我的确是看见了,行云和流水每天都在更新自己的旅程,无止无休。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5Rank: 5

在线时间
390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0-2
最后登录
2016-3-16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545
精华
0
积分
39982
威望
0 点
UID
4768

荣誉勋章

8#
发表于 2014-7-2 20:45:39 |只看该作者
祝贺中!

使用道具 举报

贵宾

中国硬笔书法网网络总监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299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19
最后登录
2023-12-24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2643
精华
7
积分
94290
威望
232 点
UID
23371

杰出贡献勋章 协会代表 火爆大贴勋章 硬坛精英 幸运之星

9#
发表于 2014-7-3 09:27:38 |只看该作者
欣赏,精彩
赵克礼:笔名千帆,斋号尚礼居,湖北阳新人,现居湖南长沙。  更多详情,请百度一下吧
尚礼居:专注于艺术展会策划、图书编辑出版、网络媒体宣传、名家书画经纪
快递地址:长沙市芙蓉区人民东路德政园聚心苑3栋4单元6楼      联系方式  QQ:840107696      手机:13272466110

使用道具 举报

Rank: 6Rank: 6

在线时间
29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4-20
最后登录
2016-7-21
阅读权限
150
帖子
1118
精华
1
积分
32390
威望
15 点
UID
23819

版主勋章 硬坛精英 魅力之星

10#
发表于 2014-7-3 12:13:18 |只看该作者
祝贺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隶书委员会委员
焦作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
454863  河南省焦作市温县武德镇中学书法室  13949683694   QQ:610841612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中国硬笔书法网 ( 中国硬笔书法网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天仙路西湖明珠小区5-101室(432000) )

GMT+8, 2024-6-26 07:20 , Processed in 0.10225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