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线时间
- 554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8-10-27
- 最后登录
- 2012-3-11
- 阅读权限
- 100
- 帖子
- 1250
- 精华
- 0
- 积分
- 9660
- 威望
- 0 点
- UID
- 8856
|
学书散记四则
陈泽雄 一
每天坐地铁上下班,偶尔看一看车厢中的美女;或听上几首经典老歌;抑或拿一本书或一份报纸随意翻阅;更多时候是一个人静静的透过车窗,看车外的绿树青田的向后飞逝,心中漫无边际的想一些事。记忆最深的是,雨天时,看雨水在车窗上滚滑,时疾时缓,时停时流,时曲时直,时大时小,这些雨水滑落的痕迹将车窗编织成一个奇妙的画面,那画面以天地为背景,以车窗为载体,以雨的痕迹为线条绘成。这时我常联想到书法创作,以古往今来碑帖为圭臬,以宣纸为载体,用笔墨尽情挥洒出来的作品,应当同样精彩不已。
二
读大二时,曾到广州书画研究院听曾景充老师的书法课,课上,我拿作品给先生评点,先生细看后说:“习书者,初应‘归边’。即统一在一种书风上,或帖或碑,或隶或楷,或行或草,以临古为上,作品若东拉西凑,就如旧社会穷苦人家用碎布拼成的衣服,虽是五颜六色,终非上品。”先生用我那幅非隶非楷、似行似草还自认为独创一格的作品作为范例来告诫大家。去年,先生离世,现只要看到先生的字迹,就会想起多年前的那一幕。先生“归边”的训导,总在我对书法邪念丛生时,如一瓢冷水迎面泼来,让我清醒。
三
在老家读高中,常拿习作向年逾古稀的陈孝庆老先生请教,每次先生都细心指点批正我的一叠叠习作。若有他的朋友过来喝茶,他总让这些朋友给我提意见。先生博学广闻,常以诗词、绘画、佛道、音乐、功夫诸般原理来阐明书道。一次,先生以太极拳论书:“书法中的运笔如同太极拳的动作般,或疾或缓,时柔时刚,似离实连,例如捺笔,下笔时疾速顺锋而下,刹时又停笔顿出,并做空中回锋,这与太极拳出掌的动作如出一辙。”先生边论述边用动作演示,如此形象的描述至今记忆犹新。向先生频繁求教的那几年中,我从喜欢书法而渐渐喜欢上传统文化,这对我在书道上的深入求索是大有裨益的。到省城读书后,诸事蹉跎,便与先生断了音信。前年春节回家,提着礼品往先生住宅处,见门已锁上,铁环上爬满蛛丝,一切不言而喻——愧疚心痛瞬时注满了我全身,也不敢探问先生的邻居们,在门外立了良久,才离开这座走过多少次的大院。这些年来,每每捧着先生送赠的书集,便想起先生品茶论书时的儒雅风度。
四
我的老家,地处粤东一隅,文化风气颇浓,老一辈人喜欢潮剧,我们喜听潮歌潮曲,现在的小孩子则喜欢上网打游戏,一代一代的“与时俱进”,不知是喜是忧?记得小时每逢春节,村头巷尾都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特别是晚上,有潮剧演出的;有猜谜射虎的;有奉神拜祖的十分热闹——生活虽然并不富足,却活得安祥自在。节前,我喜欢到村里阿叔阿伯家看他们写春联,到大年三十那天,则奔走于大街小巷看各家各户新贴的春联。我想,自己对书法所萌发的热爱,应当就开始于乡村巷陌那一幅幅春联。后来,我开始写春联,也帮邻里写,因此经常得到乡亲们的称赞。那几年,春节写春联成了我一年的大事,如今,临近春节才回到家中,来得匆匆,走得也匆匆,写春联一事也渐渐没有先前的那份热心。也可能是因为乡亲们已习惯用印刷的春联了,手写的春联渐渐的失去昔日的光辉。
春节的气氛也一年不如一年,除了爆竹声还能呼醒我童年春节的记忆。不管怎样,给爷爷写春联,这些年我是越发看重,不论从内容或书体,我都要一一斟酌。帮爷爷写春联到现在也有十五年了,说短不短,说长不长。爷爷斗大字不识几个,却每年在我给他写的春联上,总能提些批评意见。他会说:“这笔弱”,“这字小”,“今年写得没去年好”等等,话短而意长。从这一点上看,他就是听白居易读诗的老妪。
前路崎岖,有了这些爱护和批评,我会走得更好。
(注明:广州地铁四号线从新造站到金洲站均为架高架桥在地面上行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