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与“练字”的分离现象及矫正策略
钱红梅 施建锋
[摘要]
“作业字普遍劣于练习字”,“写、练分离”,这已是语文教师以及其他学科教师最常见的头痛现象。究其原因:一是写字时忙于追赶作业进度,无心关注字的美观;二是练字时只专注书写技巧,忽略写字速度。矫正这一现象的针对性策略也有二:练字时“技巧与速度并重”,写字时“求速与求美并重”。如此若能长久坚持,则日常的作业字必能走向“既快又美”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分离 整合 技巧与速度 美观与实用
“规范、端正、整洁的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现今语文写字教学普遍得到重视,却又出现另一种普遍现象,即很多学生练字时候写的字工整、规范、漂亮,而在作业本上写的字,却令人担忧。写字练习,即“练字”,与日常作业书写,即“写字”,似乎毫不相干,形成了严重的“两张皮”现象。这一现象的形成,有课业负担过重,平时对书写不重视等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应当反思我们的写字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练字”不得法,缺少实用书写技巧的训练,通向“写字”的正确道路被“堵塞”,导致“练字”与“写字”严重脱节。于是,形成这样一个病态的畸形发展的写字教学模式。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必须先从根本上澄清对“练字”用途的认识,牢固树立“练字”必须走向“写字”、为写字服务是其重要功能之一的意识。遵循楷书练功力,行书练技巧,各种书写格式练实用功能的训练序列,从而扎实稳步地推进,以达到“写字”具有一定的速度,在此前提下使得页面清爽整洁,字迹清楚娟秀,取得“时半功倍”的理想效果。
一、“两张皮”现象:写归写,练归练
(一)写字差于练字
翻开学生的作业本,很多学生的书写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有的龙飞凤舞,难以辨认;有的满地蚯蚓,歪歪扭扭;有的密密麻麻,一片混乱;有的写出的字缺胳膊少腿,差错连片。
语文作文的书写,更是糟糕,不管格子大小,一律按照平时的书写习惯,有的小如芝麻,辨认起来相当困难;有的则把格子占得满满当当,甚至还要超出格子,一眼看去,整片模糊;还有的排列不齐,上上参差,犹如五线谱上的音符;或涂改成性,什么涂改液,修正贴,透明胶,一篇文章写下来,十八班武艺全搬上场……
难得看到清清爽爽、赏心悦目的作业,老师们不禁感慨:“现在的学生不知道是怎么了?练字的时候写得挺工整漂亮的,可到作业本上,就完全变形了。”这就是写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两张皮”现象——“练字”与“写字”严重分离,练归练,写归写。
(二)写字多于练字
写字是学生的日常习惯性活动,课堂练习要写字,课余练习要写字。不写字,学习就无法进行。练字,每天最多抽出15分钟左右的书法课时间进行练习,有些学校就是五天中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作为练字课,练习的量不大,每次几个字,给学生造成的印象是练字是一项专门性的活动,是练习技巧的。无论从数量上、时间上和思想认识上,教师、学生都难以将写字与练字等同起来。因此,产生“写归写,练归练”的严重脱节现象也说毫不足怪。
当前,作业书写已经向写字教学敲响了警钟,写字教学的出路到底在哪里?是何原因导致这样病态畸形的“两张皮”现象产生的呢?
二、成因追溯:写、练分离
(一)写字:只讲“速度”不讲“美观”
1.课业负担过重 写字求快不求美
过重的课业负担将学生带入了日常大量书写的痛苦之中。用学生的话说,如果像练字那样认认真真工工整整写的话,作业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完成,不完成作业麻烦可就大了。尽管很多学生主观上也想把字写好,但面对沉重的作业负担,他们还是会选择以完成作业为准,宁可牺牲书写,只求写得快,结果一快,字就变形了,作业看去就糊里糊涂了。长此以往,养成了提笔写字快涂快抹的坏习惯,每天大量的书写,滋长了这样的坏习惯,并且越来越根深蒂固,要改也难。还有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本来就存在问题,借着书写量大的籍口,更是乱涂乱画,字写得歪七扭八,难以辨认。这样的一种书写氛围在校园中蔓延,于是就有了翻看作业所见到的书写现状。
2.教师姑息迁就 忽略美观形成定势
作业评改,很多教师关注的是答案对不对,而极少去关注页面整不整洁,字写得好不好。学生抱有侥幸心理,第一次作业糊里糊涂也能过关,第二次心然会用同样的方法过关。在掌握了老师只看做没做、对不对的信息后,他们对书写的要求自然而然地就降低了标准。在教师不由自主的姑息迁就下,于是学生的书写质量越来越糟糕。也有教师说,有时候看见学生的字实在太烂,想去管一管,但新的学习任务来了,没办法,只好随它过去。如此一过两过,就过成了多数学生书写态度的坏习惯和质量惨不忍睹的坏毛病。
语文试卷中也有书写题的考试,但老师视此题为送分题,无视书写差别的存在一律给分。久而久之,学生遇到此题也就极为随意地抄一遍,和做答其它题目的书写没有什么区别了。这道题也就形同虚设,无从检测学生的书写水平,也起不到监督学生书写的作用了。
(二)练字:只讲“美观”不讲“速度”
1.讲究形似 忽略实用的速度
练字时过于做作,起笔、收笔都要顿一顿,极个别老师还要求孩子一个笔画顿三顿,写捺也要顿一顿再捺出去,一个字写很长时间,认为这样才叫有笔锋。这样的“造字”,只是手指运动,手腕没有得到解放,所以写起来既慢又生硬。真正的书法家写字都是非常灵动的,哪怕是楷书家,写字的速度也非常快,在灵动的过程中笔端好似在纸上翩翩起舞一般,轻重、疏密、快慢,全都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绝非故意造作。尽管我们的孩子在学书之初并不能达到这么高的境界,但一定要有这样的意识,我们是在写字,并非“造字”,轻重的表现是在写字的过程中体会的,而非“顿笔”所为。只有这样不懈坚持,才会解开练字的束缚,使写字变得轻松自如,有个性,有风格,不然,则会陷入练字的困境,在泥沼中挣扎,难以突破,更别说写得又快又好了。怪不得常有家长感慨:练练字有什么用?速度这么慢,就是练起来看看的,真正写作业的时候,一点也派不上用场。这种“练字无用论”的形成,是对孩子书写练字和平时作业之间未取得有效实用价值的无奈叹息。
2.技巧缺失 实用速度无从追寻
练字时,不注重字的笔画之间的有机联系,像搭积木一样地教孩子,写一笔停停再写第二笔,忽视了现在的楷书学习是为孩子将来写行书打基础。行书才是真正的工作字体,是最实用最有效的。现实社会里,极少有成人是用正楷作为工作字体的。孩子须学会从正楷到行书的正确过渡,这种过渡就是“楷书快写”。
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教师真正能掌握“楷书快写”的技巧,因此学生就将楷书快写与潦草字划上了等号,导致作业写得乱七八糟。
到底该如何正确有效地引导,让作业走向“既快又美”的理想境界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