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红色文化树碑 替革命精神代言 [复制链接]

Rank: 2

在线时间
1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24
最后登录
2010-3-2
阅读权限
100
帖子
20
精华
0
积分
512
威望
0 点
UID
7404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1-21 09:10:2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为红色文化树碑  替革命精神代言
李秋果
成忠臣这个名字在当代书坛并不陌生。他在书坛的一举一动似乎都带着强大的磁力吸引人们的目光,一是倡导形成品牌的“毛体书风”在社会上广受关注,他成功的组织策划了全国首届中国毛体书风大展,拉开了推动毛体书风发展的革命。二是针对时弊的对书坛的浮躁风气和不利于书坛发展的官本位现象进行了评击。结果招来一些人在网络及报刊上攻击,称其成名绝招是专以骂书坛和书协行事。他可能是当今书坛备受赞扬和遭到攻击最多的书法家。下面围绕这二大主题,让我们认识一个真实的成忠臣。
提起毛泽东书法,让人首先想到的一个名字便是成忠臣,因为他是目前探索研究毛泽东书法最成功的一位,可以这样讲,他是毛体书风的一个符号。成忠臣14岁习书,初学颜真卿、苏东坡、王铎、郑板桥,从八十年代中期转向毛泽东书法。受毛泽东学养高深和伟大人格的感染,多年来一直以心态平和、淡泊功名探索毛泽东书法。长期的研习毛泽东书法,他比常人有着更深的理解,他认为毛泽东的书法成就,一方面来源于对前人书法艺术的继承,一方面来源于他博学多才,天资聪慧,学不纯师,勇于创新。毛泽东做为一个伟大人物,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知识、广阔的胸怀、豪迈的气势,使他在政治、军事、理论、文化各个领域中树立了丰碑,在书法艺术实践中也融化着他特殊的革命经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鲜明的时代创新精神。他的书法与他的人格力量一样,是一个敢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他的书法一反古代文人行草书匀整、流美、外柔内敛的遗风,取而代之以伟岸雄放,激扬锐进的崭新面貌,开拓有新中国面貌的一代书风。毛泽东的书法反映出的是他的盖世豪气,那连绵不断的线条,大小相间的组合,浓枯相生的墨色,茂密错落的布白,顶天立地的行气,表达着作者宽广的胸襟和压倒一切的英雄气慨,令人倾倒。他的书法是伴随着中国革命生涯而形成的一门艺术,没有中国革命就不会产生毛泽东书法。这样的书法不经过中国革命的洗礼,在任何学府、书斋里都产生不了。毛泽东书法的气势和高度,任何书法家都无法比似,因为他们没有毛泽东那样的人生经历。从文革开始,在国内学毛体书法者不计其数,但成功者几乎没有,大多数人都知难而退,只有极少数人仍在坚持。毛体书法的难度每一个懂得书法的人都知道,毛泽东以他博大的胸怀,雄放的性格,随意的笔情,书写的书法作品,往往是跌宕起伏,自然成趣。从整体上看,博大、壮观、有气势,前后连贯,形成一种力量,神采满纸。学书法的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学书学形易,学神难,学书法是神采为上。而要把毛体写的神灵活现,首先是神韵,这是第一要素。古人曾讲过“欲换凡骨无金丹”意思是讲临摹的作品无人能摹得好,都是徒具面貌,缺乏真神。成忠臣不信这些宿命论,对于书法,他自小扎下过很深厚的基础,他仔细研究过毛泽东的学书历程,并总结出毛泽东书法是从传统中走出来的,而且与他学书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毛泽东也系统学过颜真卿、苏东坡、王铎、郑板桥。深谙书道的成忠臣懂得,书法的神采是由优美的线条、精到的点画、流畅的行笔组成。他从毛泽东书法的结体、行笔、行气、布白、情致、韵味反复总结研究,用他学过的几位古代大家的技巧来融会贯通,从而实现神采为上的学书要旨。成忠臣毛体书法成功的关键在于钻得深,吃得透,心追手摹,独悟天机,得笔得气,吸取精华。有史论家评其毛体书风“即有自己的风格,也有毛体神韵,给人感觉一看就是毛泽东的东西”。他把自小学过的几位古代大家书法融会在毛泽东书风里面。得颜真卿之骨,苏东坡之严,王铎之韵,郑板桥之势,并融会毛体书风的个性特征,从中找出规律性走向成功,这是他比别人高明的地方。他成功更重要的一点是,他自小博览群书,对历史、文学、诗词、书画都有很深研究,十分注重字外功修养。他是办企业的,为专心研究毛泽东书法,九九年关闭了如日中天的企业,全身心投入毛体书法的探索研究上来。他每年练字的宣纸要用二百刀,20年间用过的的宣纸足可用大卡车拉。多年的练字,他已患有严重的颈椎病,写字时间一长,压迫大脑神经供血不足易发晕。成忠臣现已能达到自由用毛体书风创作的境地,化他神为我用,在作品的布局、气势、韵味上一看就是毛泽东所写的,神采射人,以逼真形势再现一代伟人书风浑厚博大的风神,给人醉人的艺术享受。他把毛泽东一生中从没写过的所有自作诗词全用毛体书风写出。
在国内书坛,成忠臣是第一个提出毛泽东书风的概念并在社会上大力传播、倡导、推动毛体书风的发展。他成立了中国毛泽东书风艺术院,并成功的组织策划了全国首届中国毛体书风大展,在合肥拉开了推动毛体书风发展的序幕,开创了毛体书风在全国普及的革命,在社会上影响深远。把毛泽东书法称为书风,成忠臣这样解释,所谓书风,是潮流,是方向,在二十世纪的书法史上能称为书风的仅毛泽东一人。理由是书风要反映现实,反映时代精神,只有毛泽东书风能反映出这一点。在分析毛泽东书法称为书风时,一个重要前提我们在前面已讲过,毛泽东是一个既敢于破坏旧世界,又善于建设新世界的人。从这一点上看,我们自然就会发现,他的书法形成书风有四个巨大支撑点:一是他的创新精神,二是他的雄视古今,三是他的博大雄放,四是浓厚的人民性。把书法称为书风,是上升到一个高度,这个高度,是我们这个时代造就的,是带着时代风雨,及强烈的时代气息和由传统精华积淀于毛泽东的个人特质,而建造的一座中国近代书法史上的艺术丰碑。成忠臣在总结毛泽东书风时讲的好“在二十世纪中国人民为大同世界理想打翻身仗的百年中,书法投入社会并取得辉煌成果的就是毛泽东书风”。大同世界与胡总书记提倡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概念,只是名称不同而已。成忠臣把倡导传播毛泽东书风当作一项崇高而伟大的历史使命,他认为毛泽东书风反映的是一种精神,一种革命精神和中华民族人心凝聚力的精神。这种精神能净化我们的灵魂,能滋养我们的浩然正气,能塑造我们非凡的人格。这种精神,能团结人,能教育人,能影响人。在国内外一些反华,反动势力每时每刻都在利用现代化工具腐蚀我们每个人的今天,在社会上大力传播这种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所有变相反对攻击的,不管他的影响多大,地位多高,跟汉奸没什么两样。
前面讲过成忠臣研习毛体书风及传播,倡导毛体书风的意义。现谈一下成先生为何会遭到一些人的围攻,网上漫骂,造谣层出不穷,甚至有人造谣很滑稽,他的原作与网上照片相差十万八千里。下文摘自成先生原话。
中国的书法是延绵数千年的一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国的文化瑰宝。书法同其他艺术一样,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反映。这种反映是通过千百年来人民群众的创造和积累来实现的。书法艺术是社会生活的移情和抽象,它是“无形之象”。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人物利用书法载体来表达对社会生活的移情和抽象,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光芒,开一派书风,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象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人。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这一出类拔萃的人物廖若晨星。近代史上我认为除毛泽东外再没有第二人能称为开一派书风。一个书家有自己的风格与开一派书风是两码事,自己的风格是指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一步步有所改变,融会贯通,形成一种个性。近代史上沙孟海、林散之、舒同、启功、欧阳中石、李铎等人都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形成自己显著的个性。对于有人说我是以骂书坛和书协主流人物来出名,各种莫须有的攻击,我只是付之一笑,嗤之以鼻。我从来不反对成立中国书协,它对推动书法发展还是产生过一定影响,但我认为当今书坛的这种浮躁行为已成为一种风气,影响书坛的健康发展。更严重的是,当今书坛被一些权势者误导了,一些别有用心者把世上的道理颠倒了。书坛变成了功利场所,书法不看水平,看“官衔”,书协成了官场文化,一些人热衷于争一点民间无聊的称谓,不专心致志,潜心研修书法,把良知与心智都献给了金钱和名利。一些书协官员不要脸皮,拿着国家的奉碌,拿税人的血汗钱,到处卖字炒作自己,在此我不想点出姓名。但是这路人会是政协委员,还有部分书坛名流为了拉帮结派,热衷办班,社会上一些庸俗之辈聚集门下,名曰精英,认为听大师讲几天课,就是“精英”,说穿了这类精英无非是想走旁门左道,去“上靠名流官僚、下靠忽悠奸商”。但是这些人忽略了一个事实,一个千真万确的事实,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艺术标准是第一位的。书法归根到底是作品本身讲话。形式主义、不择手段、追名逐利、到处参展除了满足虚荣心之外,并不能成为大家。让我们翻开当今书坛上一些如雷贯耳的大家的大作,舒同、启功、沈鹏、欧阳中石、李铎这些人说得过去,毕竟是在传统基础上走过来的,但他们的成就,不是大奖赛或书协组织培养出来的。有不少所谓名家,包括几位中书协顾问的作品及各类获奖者,大多是点画瘫软、粗头乱服、奇形怪状、线条扁平,是些鬼画符的东西,通幅作品找不出一丁点几千年文化底蕴的踪影。有人不禁要问,这类水平的作品怎么能得奖,让我告诉你,那些评委本身就没什么水平,本身就是些抗尘走俗的混混。对于书法,我的观点是,离不开传统,离开传统是一条死路。那些告别传统,贬低书写技法,自称创新者,无非是想毁灭书法。这类人这样做,是因为他明白,要想成为真正的书家太难,是要经许多年的磨砺。真正的书家是功力、悟性、学养等诸多方面的综合积淀。这种创新,说穿了无非是以创新来掩盖自己功力的不足。中国书法离不开传统文化作铺垫,书家临贴是学书的基础,临摹好坏关系到能否成功的关键。历史上及近现代许多大家都是从临摹起步。临贴是学习笔法,提高笔力的最好途径。如果临贴达到了以假乱真的高度,笔墨技巧也就达到了可喜的一步。临贴是掌握线条、掌握笔法、形象、神韵的关键。临贴能否传神,在于笔力的掌握上,笔力掌握了,书写的作品才有力感,才有力量。从古到今,许多书坛大家,尽管风格各异,但其笔力都不可缺。笔力是靠长期磨练的,是在勤学苦练的基础上长期培育出的一种内力,只有全面掌握前人的书法技巧后,才能增强驾驭毛笔的能力,才能心手合一,写出美妙动人的书法。
我国历史上一些优秀书法大家的艺术实践都是在根植于传统风格的认真继承以及富有个性的发挥。每一个人的成熟风格和技巧来源都是取法一些流派。比如颜体书风,千百年来一些清流人土总是取法来作为精神境界与道德情操的具体表现。这或许是因为颜真卿是历史上以正直刚烈著称的忠臣义士,人们把他作为取法对象有着伦理上的教化意义。这也许是颜体书风影响至今的重要因素。
成忠臣把毛体书风作为取法对象,是因他自小就受到毛泽东思想的感染。多年来他一直走着艺术反映现实,艺术反映时代精神,艺术为人民的康庄大道。他认为毛体书风融会了传统精华,融会了中国革命实践,与毛泽东伟大人格结合一体,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他倾心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弘扬传播毛体书风,不断做着领军举旗和开拓播火的努力。
成忠臣还是有很深造诣的画家和美术评论家,他的美术评论文章中肯求是,富有哲理,有独到的文化内涵和见解,他的绘画水平相当高,20出头的人物工笔画让很多大画家都惊叹不已。目前,他正在探索学习修炼人物画笔墨,准备再干成一件高难度的课题,为革命领袖,老一辈革命家画人物肖像,以毛泽东诗词为主题来创作中国革命历程的伟大事件,与毛泽东书风相结合,真正实践他的“为红色文化树碑、替革命精神代言”的远大抱负。成忠臣还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责任心的艺术家,在抗震救灾中,他不顾严重颈椎病的压迫折磨,书写了二十五幅大幅书法作品,将义卖所得50万元捐往灾区,在大灾的试卷上写下了自己的回答。

冬云 68 340 1.jpg (191.64 KB, 下载次数: 52)

冬云 68 340   1.jpg

忆秦峨 娄山关 98 220 2.jpg (126.41 KB, 下载次数: 44)

忆秦峨 娄山关 98 220   2.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Archiver|中国硬笔书法网 ( 中国硬笔书法网地址:湖北省孝感市天仙路西湖明珠小区5-101室(432000) )

GMT+8, 2024-6-16 18:20 , Processed in 0.050841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2

© 2001-2011 Comsenz Inc.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