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标题: 王臻良:颜筋碑骨独创陈体 书艺人品超然物外 [打印本页]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7-4-8 11:56:36     标题: 王臻良:颜筋碑骨独创陈体 书艺人品超然物外

颜筋碑骨独创陈体   书艺人品超然物外

——深切怀念恩师陈义经先生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湖北省硬笔书法家联谊会主席  王臻良


3月16日,听到我会副主席瞿忠谋先生打来电话,说陈老走了,顿时我懵了,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尽管他已94岁高龄,但身体很健朗,完全看不出是90多岁的人,他总是那样精神矍铄,那样健谈,那样和蔼可亲,那样妙语连珠。但这的确是真的,是不可逆转的事实。恩师陈老真的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一向健谈的恩师连一句遗言都未留下……

胸襟豁达  宽和谦逊

近些日子,陈老的音容笑貌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那是1980年秋天,我入伍五年第一次从云南回湖北探亲,慕名找到黄鹤楼书画社,并带着自己的“作业”冒昧地闯到了陈老的家——一个低矮潮湿的住所。陈老如同对待自己熟悉的孩子一样,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同我讲解其对书法艺术的理解,真是名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顿时让我热血沸腾,更增添了我对学好书法艺术的兴趣,也坚定了我终生为之追求的信念。此后,我们便成了忘年交,二十多年间,无论我走到哪里,只要有暇来汉,都要去拜望陈老。他每次都是那样不厌其烦,谆谆教导;碑版帖学,侃侃而谈。谈自己的学书经历、人生感悟,谈书品如人品,学书法不可急功近利。
记得84年,我北京的军校朋友知道陈老的书艺享誉中外,想托我求他老人家写幅字,我便去信说明想法,没想到陈老很快就写了一幅字寄到部队,让我转寄给我的朋友。此事令我十分感动,也深受教育。他不计名利,乐于助人,谦诚待人,敬业乐群是有口皆碑的。对朋友、对学生特别诚恳热心,唯独没有自己,生活十分简朴,研究了一辈子的书法,直到临走还没有自己的书法工作室,平时写字在客厅里放一张不大的书桌。连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还是著名作家、诗人、他的“联书”老搭档白雉山先生帮助填的表,在迷留之际,他依然牵挂着答应别人但尚未完成的作品。

书法为友,艺为人民

陈老90岁时,中央及省、市新闻媒体为其拍专题片,我随几位书法家到鄂城西山、黄州赤壁拍外景,摄制组一行都不敢相信,他已是90岁高龄的人,上西山不用搀扶,年轻人的衣服都汗湿了,可他却精神抖擞地如同平地信步。每当大家问及健康长寿的秘密,他总是戏称“吸烟、喝酒、不锻炼”。其实不然,他抽烟喝酒有节制,几十年坚持凉水洗脸,常年坚持练书法,脑体并用,真气贯通,是有益的锻炼。虽94岁高龄,但耳不聋、腰不弯、背不驼、满口的牙齿全都是“原装”的。豁达开朗,淡泊名利,心地和善,广交朋友,乃是他长寿之道也。
在黄州赤壁“酹江亭”,还对着碑廊谈古论今,给我讲解书法,聆听着恩师的教诲,我如痴如醉,忘年忘情。就是在这次去鄂州拍片之前几天,我与炳安同志去拜望陈老,我开玩笑地跟陈老说,我已十几年没有您的作品了,有空能不能给我写一幅欣赏收藏。陈老欣然应允,拍片时,他将作品用信封装好带到了鄂州,我欣赏着恩师的艺术作品,十分激动,无法用言语表达感激之情。这是什么境界,是无私的奉献,是对学生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近几年无论是打电话给陈老,或是展览会上见到我,他总是高兴地夸我的书法进步了,并耐心地指出我的不足之处。2003年非典前夕,我想把我的作品汇编成集,算是我前段学习的阶段性小结,当我把习作及照片送到陈老面前,他十分高兴,并一一点评还欣然为我题书名——《臻良墨痕》。这些我都历历在目,终生难忘。
去年九月,湖北省硬笔书法家联谊会换届,我会请陈老当顾问,他当时腿脚不便,硬是拄着拐杖参加了我们的会员代表大会,并为湖北经济学院题写校训“厚德博学、经世济民”(见附图)。几十年来,凡找陈老题字,他几乎是“有求必应”,所以身边的学生也不敢轻易向他求字。有人提醒他,说:“陈老,你是德高望重的书法泰斗,不要写得太多,市场上字多了会不值钱的”,他只是爽朗地一笑,说“别人喜欢我的字是我的光荣”,几十年如一日,他从不讲价钱、计得失,他把自己融入社会,把艺术融入人民,真不愧为德艺双馨“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颜筋碑骨,遒丽刚劲

近日,我在清理陈老上世纪80年代给我的书信与书作时,发现1986年7月9日陈老给我们“书法研修班”讲“北碑、唐楷”一课的笔记,如:写一幅作品得“一气呵成”,“练字从唐楷开始是千古不易的道理”,书法要在继承的前提下创新,陈老讲他写楷书写了20多年(自8岁至28岁),之后再写汉碑(如曹全、张迁、石门颂),第三阶段才写魏碑,再反复临写,且要做到“三定”,即定师(帖)、定时(持之以恒)与定量(要有量的积累)。他讲颜柳欧赵、讲写字八病,讲学颜要写写钱南园和谭延闿,再写《告身帖》,进而写《麻骨仙坛记》,写碑则要写《崔敬邕墓誌》、《刁遵墓誌》(这两篇墓志铭是北魏墓誌楷书杰作中的姊妹篇,其结体茂密温厚,笔法秀润精绝、起伏迭宕、变化无穷)、《张猛龙碑》、《郑文公碑》、《泰山金刚经》(此三碑方圆兼使、骨力雄健、结体严谨、浑厚苍劲)等。当时他虽年事已高,但铿锵有力的声音至今在我耳边回响。他说,写几种体要突出一体,不能平均使劲;作书要意在笔先;布局要讲章法,落款、印章都不可随便。他还强调,要外打图章高落款。
谈起恩师的书法,他不仅转益多师,博采众长,曾告诉我们,颜鲁公师于王羲之,柳字是欧与颜的结合体。他研习书法80余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非一般人的毅力所能及,他志向高远,临池不辍,90岁高龄还称要研究点名堂出来,他融楷于碑、藏巧于拙,师古不泥古,独创结体严整、刚毅沉雄、骨肉丰满、拙媚相生的“金刚陈体”,尤善擘窠榜出。初习书法时,陈老先后拜张之洞的两位文案秘书书法家吕烈钧、贾天池为师,后又得到于右任等大家的指教,少年便为武昌“致和酱园”题写招牌,青年时为南京“总统府”题额,受到田桓、吴稚晖、于右任、程潜等名家的赞许。解放后,他与汉上名家唐醉石、闻钧天、黄松涛、邓少峰、黄亮、曹立庵等书画名家共研书艺,并一起创办黄鹤楼书画社,利用这个平台“传道授业”,培养书法艺术人才。我们可以看到,他从重庆到南京,从国内到国外,从百姓到将军,从学校到工厂,从城市到农村,特别是全国的名胜古迹,留下了他书写的牌匾与题额数以千计,真可谓书艺播九州,惠及海内外。可以说,他的书艺成就影响了几代人的书法审美取向,刚直雄强,字里行间透视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一种刚直不阿的健骨风神。
陈老历来主张“取法乎上”,他常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他主张创新性地研习前人的碑帖,“不要学我的字,要取法古帖古碑,取其所长,弃其所短”;“革命要无我,写字要有我”。陈老反复研习颜真卿诸碑帖,尤以《麻骨仙坛记》为最高境界(见作品),毕生尤其喜爱北碑之《刁遵墓誌》、《张猛龙碑》、《郑文公碑》与《泰山金刚经》,进而形成融颜楷、汉隶、魏碑为一体、宽厚雄强、遒丽刚劲、拙妍相生的独特艺术风格。且楷行兼善,尤以碑楷见长。
恩师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文风与“谦谦君子”的长者风范,恩师对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恩师的音容笑貌与谆谆教诲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2007年4月7日


王臻良主席与陈义经先生在一起~~~


图片附件: DSCF0096a.jpg (2007-4-8 12:01:23, 168.47 KB) / 下载次数 173
http://bbs.zgybsf.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0MTh8NTIzYmE5MWZ8MTcxOTM2ODE0OHwwfDA%3D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7-4-8 11:58:11

陈义经先生作品选

图片附件: DSCF0056.jpg (2007-4-8 11:58:11, 175.18 KB) / 下载次数 166
http://bbs.zgybsf.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0MTR8NGExOWM2YTh8MTcxOTM2ODE0OHwwfDA%3D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7-4-8 11:58:36

陈义经先生作品选

图片附件: DSCF0057a.jpg (2007-4-8 11:58:36, 186.12 KB) / 下载次数 154
http://bbs.zgybsf.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0MTV8NWZkZTUxODR8MTcxOTM2ODE0OHwwfDA%3D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7-4-8 11:59:00

陈义经先生作品选

图片附件: DSCF0058.jpg (2007-4-8 11:59:00, 188.25 KB) / 下载次数 157
http://bbs.zgybsf.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0MTZ8YjBjZmU4ZDl8MTcxOTM2ODE0OHwwfDA%3D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7-4-8 11:59:15

陈义经先生作品选

图片附件: DSCF0091a.jpg (2007-4-8 11:59:15, 175.17 KB) / 下载次数 161
http://bbs.zgybsf.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0MTd8ZWM0MDAxYWJ8MTcxOTM2ODE0OHwwfDA%3D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7-4-8 12:03:14

陈义经先生作品选

图片附件: DSCF0093a.jpg (2007-4-8 12:03:14, 175.13 KB) / 下载次数 159
http://bbs.zgybsf.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0MTl8YjQzY2E5NmF8MTcxOTM2ODE0OHwwfDA%3D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7-4-8 12:03:55

陈义经先生作品选

图片附件: DSCF0094a.jpg (2007-4-8 12:03:55, 172.08 KB) / 下载次数 164
http://bbs.zgybsf.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0MjF8ZGYwY2ZiMTF8MTcxOTM2ODE0OHwwfDA%3D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7-4-8 12:04:33

陈义经先生作品选

图片附件: DSCF0095a.jpg (2007-4-8 12:04:33, 183.32 KB) / 下载次数 166
http://bbs.zgybsf.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0MjJ8N2RlOGE1YWZ8MTcxOTM2ODE0OHwwfDA%3D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7-4-8 12:04:56

陈义经先生作品选

图片附件: 校训题字IMG_9274.jpg (2007-4-8 12:05:34, 125.78 KB) / 下载次数 171
http://bbs.zgybsf.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MjA0MjR8Y2JmMDRmM2V8MTcxOTM2ODE0OHwwfDA%3D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7-4-8 12:16:07

陈义经先生简介

  

  陈义经,字孝前,号愚庵,生于1914年,湖北省武汉市人。先生幼家贫,髻龄人入塾时便对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始从黄陂叶心斋先生习《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复从任张南皮幕府的凫山吕纯吾先生习晋唐法帖。抗日时期,先生就读迁川之东吴大学法学院,光复后,先生供职南京,交游益广,曾从时贤田桓、吴稚晖、于右任、程潜、周钟岳、杨玉清诸先生处获益良多,于《匡哲刻经颂》、《泰山石峪金刚经》致力尤深。

  解放后,先生执教武汉,与汉上书坛名家唐醉石、闻钧天、黄松涛、邓少峰、黄亮、曹立庵等先生过从甚密,共研书艺,声名大振。近年来先生虽近耄耄之年,尤终日临池,忘餐废寝,其作品遍及海内外,人争宝之。如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和潘力生先生,对其作品大加赞赏或挂于居室。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收到其书九秩寿联后,回信“致意申谢”,并赞其“书法神彩形质并优”。

  生前为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暨武汉市书法家协会顾问、湖北省硬笔书法家联谊会顾问、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湖北分会常务理事、东湖书画院院士、武昌黄鹤楼书画社社长、武汉教师书协副会长,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出和交流,并为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大学及画廊等收藏,全国不少名胜古迹之匾牌、楹联、诗碑均出自其手笔,深获各界赞誉。


作者: 管布坤    时间: 2007-4-8 15:38:19

王主席得其真传!
作者: 天下一人    时间: 2007-4-8 20:39:12

书法还是传统的好
作者: 张业平    时间: 2007-4-9 06:50:00

原帖由 天下一人 于 2007-4-8 20:39 发表
书法还是传统的好

949494949494949494
呵呵!
作者: 秦龙    时间: 2007-4-9 09:07:08


作者: 国峰    时间: 2007-4-9 09:12:42

继承传统才是正道,旁门左道寸步难行啊!
作者: 侯根源    时间: 2007-4-9 17:24:06

颜体出身,浑厚有力!
作者: 刘志华    时间: 2007-4-10 10:53:33

感动!!!

敬佩!!!
作者: 彭双龙    时间: 2008-4-13 16:29:07

陈老书法,功力深厚啊!深深敬仰!




欢迎光临 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http://bbs.zgybsf.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