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标题:
怀 念 1985硬笔书法史上最有意义的一年
[打印本页]
作者:
许燕舞
时间:
2006-10-26 18:42:50
标题:
怀 念 1985硬笔书法史上最有意义的一年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2"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class="title" align="center" height="50">怀 念 1985硬笔书法史上最有意义的一年</td></tr></tbody></table></td></tr><tr><td valign="top" align="center" height="25">http://www.gjart.cn 2006-10-19 16:09:56 作者:齐玉新 </td></tr><tr><td id="fontzoom" style="FONT-SIZE: 13px; COLOR: #000000; LINE-HEIGHT: 125%;"><div><font size="2"></font> </div><div><font size="2"> 中国硬笔书法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滥觞,短短五年的时间,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性普及活动就在<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年被彻底催燃。</font></div><div><font size="2">今天,我们每一个涉足或者涉及硬笔书法的人,在回首<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1</font>年前时,我们都不会忘记这个硬笔书法史上的高度!</font></div><div><font size="2"><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这一年应该是硬笔书法史上非常具有意义的一年,也应该是具有里程碑高度的一年。首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年的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不仅仅属于硬笔书法,它也应该是中国书法史上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万投稿者,这说明了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至少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0</font>万以上喜欢书法或者喜欢写字的人,拥有这么大的群众基础,着实让人慨叹!以后任何一次硬笔书法比赛、任何一种规模的比赛、任何一种形式的硬笔活动都没有超越这个人数。虽然在此之后硬笔书法的热潮继续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年左右,但似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队伍在逐渐的减少。但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无疑为今后硬笔书法的发展提供了极其丰厚的土壤。没有这么大的一个受众群体,硬笔书法很难发展到今天这种程度和规模;没有这么大的受众群体,硬笔书法也禁不起<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余年的衰减仍然有这么庞大的队伍存在。</font></div><div><font size="2">其次,这次大赛为中国硬笔书法今后的发展贡献了几位非常成熟且具有指导性意义的硬笔书法家。这次大赛产生了曹宝麟、赵彦良、张秀、刘惠普、任平、马明、仇寅、葛全胜、顾仲安、张杰十名特等奖作者。这十名作者他们的作品、风格、审美取向、取法、表现方法、技法无疑都是相当成熟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们的作品已经标志着中国硬笔书法创作的成熟和艺术高度,直至今天,他们中有半数的作者的创作仍然为硬笔书法界无法超越。其中前五名(拙文的排列顺序,当时的排列顺序记不清楚了)作者现在已经基本都是毛笔书法领域的高手。</font></div><div><font size="2">我一直觉得,<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年那个比赛,那十名特等奖作者包括一等奖中的王正良先生,他们的对毛笔书法的取法,无疑是给当时的硬笔书法指明了一条明确的道路,为今后硬笔书法的取法和创作提供了极其光明的道路!表现技法上,曹宝麟的美工钢笔、任平的粗笔头钢笔、刘惠普、马明的蘸水钢笔等等这些特殊(当时就是特殊了)工具的运用和表现出来的意趣是非常有引导意义的;曹宝麟、赵彦良、张秀、刘惠普、仇寅、张杰他们直接取法毛笔书法的风格表现,无疑又使得硬笔书法法具有了浓厚的艺术色彩和艺术情趣;赵彦良、张秀、葛全胜、顾仲安、张杰包括王正良先生的普通钢笔的细线条运用,为硬笔书法的今后普及奠定了大众化的基础和信心。</font></div><div><font size="2">从<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年这次大赛开始,从这十名特等奖开始,他们成了硬笔书法界的十种经典风格被效仿、模仿、开发、繁衍。他们的取法、技法也几乎成了硬笔书法今后的宝典被传承下来。包括<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8</font>年冠以“国际”定语的中国钢笔书法大赛所再次涌现出来的硬笔书法标志性人物谢非墨、王惠松、吴舫等也无不是受到了那次比赛风格导向的影响<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深入、直接取法毛笔书法。放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余年来中国硬笔书法所出现的精英人物,他们的取法、创作无不是深入的在毛笔书法中吸收和探索。所以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年,那十个特殊的时代人物为中国硬笔书法界所提供的创作,提前为硬笔书法的成熟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font></div><div><font size="2">今天,硬笔书法的发展似乎已经冷清了许多。受众、参与人数的下降,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无奈;精英人物的跳槽和流失,有着很多的遗憾;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来年硬笔书法创作似乎也出现了停滞状态,鲜有突出作品和精英的出现,也使得硬笔书法在走向上让人迷惑和迷茫。这里面应该分析、值得分析的原因很多。要解脱硬笔书法的当前状态,梳理这二十几年中国硬笔书法走过的道路,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梳理,我们或许能找出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font></div><div><font size="2">怀念<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并不是一种怀旧情绪,我想通过这种怀念,不仅仅要唤起我们什么,更重要的是发现被我们遗忘的什么;不仅仅要怀念<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85</font>,我觉得我们硬笔书法界还有必要怀念八十年代、九十年代,通过怀念来唤醒硬笔书法!</font></div><div> </div></td></tr></tbody></table>
作者:
吉安郭继国
时间:
2006-10-27 17:33:16
<p>怀念并唤醒!!!!!!!</p>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6-10-28 19:05:26
读过~~~
作者:
许燕舞
时间:
2006-10-30 17:29:02
谢谢!
作者:
李同合
时间:
2006-11-3 00:06:01
学习!!!
欢迎光临 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http://bbs.zgybsf.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