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标题: 书法入门:隶书 [打印本页]

作者: 柳长忠    时间: 2011-4-6 09:46:37     标题: 书法入门:隶书

书法入门:隶书
作者:佚名

  汉代留存下来的大量汉碑,在书法风格上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面貌。清代书法家王澍就说过:“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指出了汉碑在书法风格上的多样性。
  西汉的碑刻不多,隶书碑刻有《杨量买山地记》、《五凤刻石》、《麃孝禹刻石》、《菜子侯刻石》、《霍去病墓石刻字》中的隶字。西汉碑刻隶书,较多地受了篆书的影响,篆意很浓,笔画少有俯仰之势,是向成熟隶书过渡的形态,有方劲古拙和质朴浑厚的风格。东汉的碑刻隶书已发展到了成熟阶段,东汉碑刻隶书之美堪称一绝。汉碑的风格大致可分为:其中属于遒丽秀美一类的有:《乙瑛碑》、《史晨碑》、《曹全碑》;骏发疏展一类的有:《孔宙碑》、《韩仁铭》、《朝侯小子残石》;茂密雄浑一类的有:《鲜于璜碑》、《郙阁颂》、《张迁碑》;古朴稚拙一类的有:《西峡颂》、《讳三老忌日记》、《安阳残石》;端庄典雅一类的有:《华山碑》、《尹宙碑》、《王舍人碑》;丰腴厚重一类的有:《衡方碑》、《鲁峻碑》、《校官碑》;刚健劲拔一类的有:《礼器碑》、《郑固碑》、《张景碑》;奇肆放纵一类的有:《石门颂》、《杨淮表纪》、《冯焕阙》;平正规整一类的有:《赵宽碑》、《熹平石经》、《尚博残碑》;高古超逸一类的有:《开通褒斜道刻石》、《梁祠画像榜题》、《刘平国刻石》。上述归纳了十种类型,每种类型举出了有代表性的三件汉碑。其实是很难做到全面和准确的。对于“每碑各出一奇”的汉碑说来,这样归类也难免有些牵强。对于隶书的爱好者说来,在结构和运笔极尽变化、风格多样的汉碑面前,只能自己去心领神会了。
  隶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隶书是小篆的省易写法,正如西晋卫恒在《四体书势》中所说:“隶书者,篆之捷也。”隶书的捷是改篆书圆转的笔画为方折,变弧线为直线,并截断了篆书的笔画,行笔中有停顿和换笔。这些原因造成了隶书方正的体势,为方块形的汉字奠定了基础。隶书还由于点画俯仰呼应的产生和波势挑法的确立,产生出了一波三折、蚕头雁尾的横和分张外拓的撇捺,成为隶书最有特征的笔画。隶书由篆书的纵势逐渐转向横势;形成了中宫紧密,重心偏低,字形宽扁的特点。在隶书对篆书的简化过程中,发生了很多讹变,造成隶书一个字出现了多种不同的写法,这种现象称为异构。从书法的角度来看,异构丰富了字形的变化。在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中,隶书既有篆隶嬗变的痕迹,也受到了汉代草书的影响,还出现了楷书的萌芽,所以在结体和用笔上篆韵、草情、楷法都可以在汉碑中见到。
  汉碑隶书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字最初经过书丹时是用笔写出,然后再由石工镌刻。即使是技艺十分精湛的石工,也不可能将原来的笔意完全表现出来。所以汉碑隶书的点画都有含蓄凝重之感,不像墨迹上的字笔画那样纤巧,笔锋的使转那样清晰。汉碑由于年代久远,因剥蚀而产生的特殊效果,形成了汉碑隶书独有的韵味。可是作为学习汉碑的人,还是应当透过刀锋见笔锋,探求其内在的运笔技巧和艺术风味。

隶书的临摹和创作

  初学隶书,首先要在数量众多、风格各异的汉碑中先选择一种来入手临习。选帖的标准是,书法应规入矩,平正端严,存字较多,字口清晰,笔法完备的汉碑,如《史晨》、(乙漠》、《华山》、《曹全》诸碑,当然选帖也要根据每个人的笔性和喜好来加以取舍。字帖最好用初拓本,因初拓本较好的保留了原碑书法的丰神。在好拓本不易得的情况下,可用影印本。
  选好帖后,就可以开始临帖了。学习书法主要采用钩、摹、临三种方法。钩是以透明的纸复在字帖上,把映出的字用很细的笔画钩出字形的轮廓,然后再用墨填。不填墨的称为双钩。摹,也是用透明的纸复在字帖上,按照映出的字形,摹写其笔画和位置。临,是把字帖放在面前,对照字帖上的字,细心观察和领会字的点画形态,结体特点和运笔方法,细心仿照写出。用钩的方法繁琐费事,摹和临也各有利弊,如姜白石《续书谱》就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进,摹书易忘,盖临书经意而摹书不经意之故也。”所以临写的方法多为人取。
  临写之前,还应多读帖,所谓读帖,就是打开字帖,认真观赏,注意字帖上每个字的笔顺、笔意点画和结构特征,乃至神韵。养成了读帖的习惯,还可为背临即不对照字帖,用记忆的方法写帖上的字打好基础。
  选定一种字帖后,要临写一个时期,能做到临写的字与原帖字体形态及点画气势相象就可以了,并非要一一无差才可。总之,既不要见异思迁,也不可一成不变。有了一定的根基,多换几种帖来写,对笔法、结构就掌握得多些,还会避免专临一帖,跳不出去和过于甜熟的弊端。
  在临写练习过程中还有几点要加以注意:临写时不要贪多,每次临写几个字就可以。往往一次写几十个字,却一无所得,精意地临写几个字,反而会有收获。临写的字最好比原帖上的字大,这样会使笔势展开,也易见骨力,一般汉碑上有些字残损或漫漶,字形不完整,笔意不明显的可以不临,甚至有些结构不美观的字也可以不临。
  隶书从发展到嬗变、升华,已是有了定型的书体。对其加以变革和创新,都相当困难,这就更需要每一个学习隶书者要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我们应该尽可能对古今各种优秀的隶书作品反复观赏,提高欣赏能力,从中不断汲取营养。书法之外的艺术也须学习和借鉴,这有助于丰富我们的学识和提高创造能力。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随着书法艺术的不断发展,书法理论的学习与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古今有关隶书的理论,揭示出了隶书艺术的本质及其规律,会给我们以启迪。
  今天我们完全有能力创造出超越前人的隶书作品。

隶书名碑名家举要

  我国古代隶书碑刻流传至今的有很多,现在仍有新的隶书碑刻不断发现。尤以汉碑的隶书最为多姿多彩,各臻其妙。现选择可资取法借鉴的著名汉碑,汉以后的隶书名碑和擅长隶书的历代名家及名作,加以介绍,仅供学习者参考。
  1.《石门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
  隶书,22行,每行约30字。为摩崖刻石。此刻石书法率意天真,妙趣天成,笔画不像一般汉碑那样横平竖直,而是遒劲圆浑,并呈现出弯曲和波势。章法也参差错落,天真烂漫。杨守敬《平碑记》以为“其行笔真如野鹤闻鸣,飘飘欲仙,六朝毓秀一派皆从此出”。可见此刻石不仅在东汉摩崖刻石中最有代表性,对后世的书法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乙瑛碑》东汉永兴元年(153年)
  隶书,18行,每行40字。碑在山东曲阜孔庙。此碑是汉隶成熟时期的典型作品,笔画规矩而有法度,捺画沉着有力,用笔方圆结合。结体在谨严方整中又有跌宕之姿。其骨肉匀适和凝炼的用笔,已开唐隶的先河。清方朔《枕经堂题跋》评其碑:“字字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
  3.《礼器碑》东汉永寿二年(156年)
  隶书:16行,每行36字;碑阴3列,各17行;左侧3列,各4行;右侧4列、各4行。碑在山东曲阜孔庙。此碑是著名汉碑之一。全碑书法的主要特点是笔画瘦劲挺拔,波磔肥厚,结体富于变化,字形有长、有方、有扁、有大、有小,极为生动。全碑的章法也时而端庄,时而放纵。所以前人研究此碑书法,认为是出自多人之手。清王澍《虚舟题跋》认为:“隶法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最为奇绝。瘦劲如铁,变比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
  4.《张景残碑》东汉延熹二年(159年)
  此碑又称《张景造土牛碑》。隶书,12行,每行23字(下残),末行存半字三。此碑1958年在河南省南阳市郊区出土,是建国以来新发现的著名汉碑之一。现在河南省南阳汉画馆汉碑亭。此碑虽已残损,但存字较多,而且字口清晰。书法也颇具特色,字形宽扁,笔画劲健,碑中十行的府字右竖下垂很长,饶有情趣。
  5.《封龙山碑》东汉延熹七年(164年)
  此碑又称《封笼山颂》。隶书,15行,每行26字。碑在河北省元氏县。此碑结体宽博,通常汉碑中的波势挑法在此碑中并不显明,笔画多出尖锋,垂笔近似悬针,显得犀利劲健。清杨守敬《平碑记》认为:“汉隶气魄之在无逾此。”
  6.《孔宙碑》东汉延熹七年(164年)
  隶书,15行,每行28字。碑阴3列,每列21行。有碑额,篆书两行共10字。阴额篆书1行5字。碑为孔子19世孙孔宙墓碑,现在山东曲阜孔庙。此碑结体绵密,用笔圆转,横画很长,撇捺左伸右展,气势飘逸洒脱。碑阴隶书却很规整,无左右分布。

作者: 潘汉平    时间: 2011-4-6 21:32:31

今日拜读于黄石。
作者: 潘汉平    时间: 2011-4-6 21:32:48

今日拜读于黄石。
作者: 广宵春    时间: 2012-10-9 09:24:31

呵呵,加油!












绝色武器




欢迎光临 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http://bbs.zgybsf.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