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标题:
中国硬笔隶书现状的调查与简析
[打印本页]
作者:
潘汉平
时间:
2009-5-26 11:19:10
标题:
中国硬笔隶书现状的调查与简析
本帖最后由 潘汉平 于 2009-5-26 11:36 编辑
中国硬笔隶书现状的调查与简析
潘汉平
方兴未艾的中国硬笔书法,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又神奇的大地上红红火火热了二十几个年头。然而,硬笔书法中的隶书它究竟表现如何呢?前景又会怎样呢?近来,笔者对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几次全国性硬笔书法展赛(或作品集)的隶书获奖入展情况作了调查统计,这些数据大体上可以说明上面提出的两个问题。这几次展赛分别为:
1992
年中国现代汉字硬笔书写学会主办的第一届全国现代硬笔书法艺术大展(简称第一届大展。下面凡括为简称)。
1994
年《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主编的中国钢笔书法十年大观作品集(十年大观)。
1995
年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六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六届中钢赛);
1996
年中国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举办的全国第一届硬笔书法展览(人民保险杯);
2001
年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八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八届中钢赛);
2003
年《绿天硬笔书艺》杂志社举办的第一届“绿天杯”中国硬笔书艺书论大赛(绿天杯);
2006
年《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举办的大陈岛硬笔书法碑林大赛(大陈岛碑林);
2007
年浙江省乐清市环保局和市硬笔书法家协会举办的首届“环保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环保杯)。
详情见下表
历年部分全国性硬书展赛隶书获奖或入展情况统计表
序 年份 展赛名称 特 一 二 三 优 入展 小计 获奖总数 所占比例 说明
1 1992
第一届大展 20 242 8%
2 1994
十年大观 22 300 7
%
3 1995
六届中钢赛 16 161 10%
不含优秀奖
4 1996
人民保险杯 208 20 208 10%
5 2001
八届中钢赛 1 1 3 11 44 60 707 8%
6 2003
绿天杯 3 3 26 32 310 12%
7 2006
大陈岛碑林 1 3 6 22 32 183 17%
8 2007
环保杯 13%
入展为提名
累计平均
319 2237 14
%
补充说明:
1
、上述表中数据来源各为展赛获奖作品集
2
、两表数据单位均为件
3
、表1(成人):八届中钢赛获奖总数707件,其中特等奖5件,一等奖12件,二等奖60件,三等奖144件,优秀奖486件。第一届绿天杯获奖总数310件。其中特等奖7件,一等奖9件,二等奖12件,三等奖28件,优秀奖254件。大陈岛碑林获奖总数183件。其中一等奖5件,二等奖20件,三等奖50件,优秀奖108件。环保杯获奖总数116件,其中特等奖3件,一等奖12件,二等奖30件,三等奖50件,获奖提名19件。
上两表数据显示:
一、
隶书在硬笔书法展赛获奖中占获奖总数的平均值为14%,但实际上在10%左右徘徊,大多数小于10%,偶尔大于15%。可见隶书在硬笔书法中一直处于中等偏下的地位,所以相对值较低。从表中可以看到,隶书获奖密集区在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的行列中。
二、
从绝对值来看也不乐观,这几次获特等奖仅为一次一人,成为特保。一等奖的人数也是寥若晨星。令人失望。
三、
每次比赛中篆书最少,在统计中几乎寥寥无几,它所占的所有获奖作品总数的比重实在是太小太小,因此,如果在此将篆书不纳于计算的话,按楷、行、隶、草四体平均各占25%的比例参照分析,那么,目前隶书占获奖总数14%的比例距理论数25%,还差45%左右。
四、
从隶书获奖的上千幅作品作者来看,可喜的是,出现了像陈祖范、何昌贵、崔学路、赵颜良等中老年书法家,还有如李正伦、宁全之、张万宁、赵中达等一些中老年高手,同时后起之秀层出不穷,如许永斌、杜思吾、王洪宇等、他们年龄都在30至45岁之间,再小年龄作者青少儿中也源源不断地涌现。这说明硬笔隶书的传承在中国并非青黄不接,还是大有希望的。
五、
但是也存在好多不足,比如:
1、
书写的内容绝大多数为古人诗词、杂文。自作内容极少,所以笔者推断,这种情况的发生与作者文字功底和国学基础偏低密切相关。
2、
作品的形式以横竖两条幅为主,章法单调欠生动。如斗方、扇面、楹联等创新形式匮乏。装饰、色彩、视觉效果等方面离近来的作品也有较大距离。
3、
书风多为清秀雅丽一路,古拙遒劲的东西较少。汉简、楚简作品更稀
4、
书写的基本工具多为普通钢笔和中性笔,有少量美工笔,至于记号笔、竹笔、兽毛笔等特异的笔种几乎没有。
就上述中国硬笔隶书的基本情况,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思考。
一、从中国整个书法发展的现状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越远的东西越难记忆,越不易接受,如原始的象形字、远古的甲骨文、石鼓文,乃至秦汉时期的大篆、小篆和楚简、汉简等,仅凭印象和传承会逐渐失真,故人们对其的感情只会慢慢淡化,对其人们会越来越疏远。正因为这些书体专业性太强,至今多为业内人士赏玩,可谓阳春白雪和者寡,从资料中几次的硬笔书法展赛看,每次书写上述的这些书体几乎寥寥无几。隶书缘于汉朝,比篆体稍稍近于我们,但是又早于楷、行、草,故写隶的人比篆的多,比其他书体的少。
二、隶书属正书范畴,取势以静为主,以静制动,相对难度要大和多一点。笔者推断人们不大感兴趣与当今高效率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浮躁心理有着密切联系。
三、隶书主两路,一路为清俊秀丽,另一路为古拙遒劲,尤其是汉隶更为高雅、苍古。其硬笔书法相对行、楷有其个性所在,笔画变化稍少,结构稍微简单一些,所以,表现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弄不好则会滑入美术字的怪圈之中,想将其写会容易,但是写好确实不容易。故的学习者半途而废较多。
四、隶书的实用性受一定条件、环境、时间的局限、现在隶书字多用于门牌、标语、广告、报刊杂志等,远远比不上楷、行、草书,楷行草除了有隶书的用途之外,更多的在于实用性广泛,而且抄写起来比隶书快捷、流畅、美观,譬如公务员笔录、中小学生做功课、考试,一般人的应用文稿手抄等,如果用隶书(用繁体多)不仅不合适,甚至可能会大大降低办事情的效率。
五、差距换句话说就是一种潜力还没有挖掘出来,要迎头赶上的话,这不是一句空话,但愿实际上比说的更好。
此文原载2009年第五期《中国钢笔书法》
作者:
老山
时间:
2009-5-26 21:11:42
拜读潘老师论说,不愧是书法老师好祥细!
作者:
张文海
时间:
2009-5-26 21:21:30
借丙森老师一句:写我胸中大隶书!
作者:
潘汉平
时间:
2009-5-28 14:49:21
2#
老山
让你见笑了。
作者:
潘汉平
时间:
2009-5-28 14:53:14
3#
张文海
刘体成了家喻户晓了,中国遍处都是他的字的广告。
跟着前人的尾巴跑都跑不过来。
。
作者:
秦巴墨龙
时间:
2009-8-16 18:05:46
潘老师说的在理,隶书作为五种书体之一被传承下来,应该发扬光大,应该受到重视!
欢迎光临 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http://bbs.zgybsf.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