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标题: 倾听古琴 [打印本页]

作者: 海静    时间: 2007-12-26 16:01:17     标题: 倾听古琴

   
  


    旧历年中,结识一私塾学校古琴老师。得知,暑期招生,古琴班只收了两名弟子,而其他如古筝,武术,书法等专业则班班爆满。令其对古琴艺术的发展堪忧有甚。

    古琴,究其历史,应该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与瑟同属一个时期。《诗经》的《国风》中就提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在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古琴,倘若不被历史的尘埃掩埋于地下,想来也应该被世人弹唱二千四百年有余了吧?

    陈西滢曾经断言过“不爱莎士比亚你就是傻子,不爱古琴你逃不了做牛”。虽然活在当下的我们也早已不以做牛为荣,但我亦与众人一样常常的说古琴其实不怎么的好听,弦音低涩,冷冷森森,总令人想起旧日帝王宝剑上的凛凛寒光。而筝却不然,信指拈来,便煞是悦耳,悠悠一曲听尽,也极易为之而戚戚,而波心荡漾,而潸然泪下。。。


    很惭愧一直到大学毕业我尚未能分清古筝与古琴的区别,以为自古琴铮为一家,只不过弦多弦少而已。说来不怕被众人笑话,最初学筝,甚至以为这筝就是“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那琴,就是从容就义,慨然长叹:“《广陵散》如今绝矣”的嵇康所奏那琴,就是司马相如为卓文君弹唱“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的那琴。。。

    错错错!错矣!我错得离谱,错得可笑!

    古琴传说为伏羲,神农氏所造,而筝则晚得多,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传与两个女子,二女分争,引破为二,故为“秦筝”。

    《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三国时期,古琴七弦、十三徽的型制已基本稳定,一直流传沿续到现在。而最早的筝为5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12弦,上世纪60年代增加到21弦,近年又加至24-26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有别于古琴。



    其实现在区分古琴与古筝最简单的一中方法就是弹筝是要套上尖尖的人造指甲的,因为我们的指甲的厚度不够,拨弦后音质单薄,所以要套上专业的指甲,大多是用玳瑁而制,玳瑁是海里面浮游的一种动物,长得很像海龟,我们戴的眼镜镜架很多也是用它的盔甲而做成的。而古琴演奏只需用纤纤玉指拨弄琴弦即可。



    那么一定要有人问了,为何会有那么多人与笔者一样误以为琴即是筝,筝既是那古琴呢,为何我们满耳听闻的大都是古筝培训班,古筝演奏会,古筝演奏家等等云云。而作为中国古代地位最崇高乐器的古琴却少有人问津呢?那么我要问了,为何向联合国申报为"人类文化遗产”的是古琴而不是古筝呢?而能被列入如此保护名单之列追其根源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



    说到这里还是不能不再次提到嵇康,有意思的是嵇康可是在他的《声无哀乐论》里论证说“音乐是没有喜乐和悲伤的,只有听的人才有喜乐和悲伤之别”,那么在他被司马昭杀害行刑之时,又何必演奏那曲《广陵散》呢,难道不是寄人生之大悲喜于淙淙弦上么?



    如果说真的如其所叹:“《广陵散》如今绝矣”,那么我们今天怎又聆听到那几千年前的绝唱了呢?
    这里应该感谢使铮铮古音得以延续的琴谱和千百年来的记谱之人。而古琴音乐濒于绝灭的原因除其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以外,大部分原因恰恰源于古琴的琴谱:古琴的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朝后称减字谱",流传下来的古琴曲谱本身就不多,所谓的“减字谱”又比起我们现在通用的五线谱和简谱烦琐得多,古琴曲本身就晦涩难懂,又不被众人熟知,再加上古琴自身音质较低,现场演奏效果往往不如人意,每一场演出往往最先被众人忽略的都是古琴演奏者。



     在至今流传的古琴文献中,有140多种琴谱,共收古曲上千首。而现在琴人能演奏的还不足百曲,其实令国人熟悉的也只不过是《广陵散》《胡笳十八拍》《关山月》《阳关三叠 》等屈指可数的几曲。



   建国后,古琴音乐虽然得到政府的重视和抢救,整理收集了流失于民间中的各种传谱,录制了一些磁带,使一些失传的琴曲,如《广陵散》、《幽兰》等得以重新登上舞台,又改良了古琴的制作,使其音质提高了许多,但面对古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现状仍不容我们乐观。中央音乐学院古琴教授赵家珍说得好“古琴归根结底是一件乐器,而不是古董,今后如果仍然把古琴限制在以琴会友的范围内,古琴早晚会死掉的。”

    昨日在中央台欣然获悉一直致力于古琴艺术的推广和传播古琴演奏家李祥霆教授,自从教以来,桃李满天下,已达500多人,其中不少已成为琴界中坚。其个人独奏音乐会,更是盛况空前,千人座位竟然座无虚席。


    倘若我们的音乐界多几位象李祥霆这样的大家,想必位列“琴棋书画”之首的古琴及其演奏艺术应该象“高山流水”的典故一样继续会流传千载,而不至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名单之上,还好,能够可以让我们聊以自慰的是,既然已被列入此保护名单之列,若干年后,这古琴至少不会成为残缺的一页,留存于我们后代子孙的记忆中了!
  
            


[ 本帖最后由 海静 于 2008-4-3 11:10 编辑 ]
作者: 白水快乐    时间: 2007-12-27 16:43:50

小姐博学多才,小人收获不少!
作者: 海静    时间: 2007-12-28 21:31:07

被兄说得脸红了呢~~~~
祝福新年快乐~~~




欢迎光临 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http://bbs.zgybsf.com/)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