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标题: 张华庆谈临帖与创作【选帖、临摹、创作……】 [打印本页]

作者: 韩品刚    时间: 2008-2-28 16:25:55     标题: 张华庆谈临帖与创作【选帖、临摹、创作……】

                                                                   张华庆谈临帖与创作
        

        首先,我讲一讲临帖,临帖就涉及到选帖,选什么样的帖,什么样的版本。应该挑选最接近真迹的本子,这是关键。古代石刻再好,也只能表达原作品的结构和笔迹的粗细,没有法子表达用笔的轻重缓急,用墨的浓谈。有些刻石拓本,一拓再拓,风吹雨淋,日久损坏,碑上的字模糊了,本来很细的笔划断了,粗的更加粗了。这些买了就不太好,会影响学习。所以要求用较早的拓本,以求字口清晰,比如《集王字圣教序》有宋拓“慈”字末泐“缘”字不连石油本。这是好的,以后再拓的就不行了。如能碰到埋在地下数百年以后再出土的象《颜勤礼碑》那就很难得了。古人写出来字刻在石头上的与古人墨迹相差很大,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我们临行书,要学《兰亭序》,它的摹本和刻石木相差很大,拿 《定武兰亭》与《神龙兰亭》来讲,一个是传欧临上石,一个是冯承素摹的,神龙本与王羲之真迹兰亭最接近,它是用双钩廓填法干的,在真迹上铺上透明的不渗水的纸,唐人摹帖用“硬黄”即极薄的皮纸,用笔双钩,然后往里填墨,所以十分地接近真迹。定武本与神龙本相比就差远了,大家可以看一看。所以说写行书兰亭,要用神龙本那是最好的。
         前面讲了选帖的方法,接下来我要讲的就是,大家学书法很多人买现代人的字帖,学离我们很近的一些人的字,这就涉及到取法乎上的问题。学现代人,而现代人也是在学古人,有的古人还没有学好,甚至把古人的一些毛病学到了,有些人学些皮毛我们再去学他,那么显而易见,就是取法乎下,所得就越下了。这是一个很普通的道理,要搞清楚,否则要吃大亏,多走弯路,浪费时间。
         那么都有哪些帖是好的,版本是好的?我查阅了一些资料,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先讲楷书,钟繇的宣示表,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的洛神赋,还有张猛龙碑、龙藏寺碑,唐朝早期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唐后期的颜真卿、柳公权,这些大家写的都是好帖。我们写楷书、购字帖的时候,就要选这些东西。那么元朝的赵孟頫,明朝的祝允明,清朝的翁方纲,现代的大书法家沈尹默,他们的东西都是好的,规规矩矩的。我们应该买。讲到行书,王羲之是书圣,我们推崇他,《兰亭序》、《圣教序》是学习行书好的范本,还有欧阳询,楷书写得好,行书也好,《张翰帖》是行书精品,颜真卿的《祭侄稿》,宋朝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以后元朝的赵孟頫,明朝的文征明、董其昌,清朝的刘墉、王文治、梁同书、翁方纲四家。还有很有特色的郑板桥、何绍基等人。隶书主要是古隶和东汉隶书,如《张迁》、《乙瑛》、《曹全》、《石门颂》、《史晨》、《礼器》等好的碑帖,汉之后隶书逐渐不行了,到清朝开始复兴,出现了邓石如、伊秉绶、赵之谦、金农等人,但没有超过东汉隶书水平。
       临帖,第一是选帖,接下来是临摹。有了好帖,在临写之前好好地观察分析,这就是读帖,我们要象看小说那样去看帖,去琢磨。赵孟頫说:“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怎样读帖,这是有很大学问的,我们不少的搞书法的同志,读帖这一环节都不太重视,不知道去读帖,要学会读帖,看看它的用笔、结构,去揣摩它的变化,如果使用的是墨迹影印本,还好说,石刻拓本,就要分外仔细地观察,做到心领神会,这是第一。第二是临帖,《书谱》讲:“拟之者贵似。”这是临帖的原则。我搞书法教学,有很深的体会,临贴象不象与读帖有很大的关系,读好帖,才能临好帖,临帖怎么临是看一笔临一笔,还是看一个字临一个字,还是看一行临一行,那么做为初学者,你能够读帖了,那么看一个字临一个字,不要看一笔临一笔,如果用心读帖了,那么最好看一行临一行,胸有成竹,意在笔先,这是我们学习书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我们现在好多同志不注意临帖,喜欢搞创作,这是一些初学书法的同道当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喜欢自己搞,自己去写很开心,而没有想到去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基本功怎么行!将来要吃苦头的。临帖要静下心来,沉进去,开头是很苦的,可是临一段时间以后,你会尝到甜头的,不信可以试一试。再就是摹帖,所谓的摹帖,有这么几种,第一是“双钩”,就是用极薄比较透明的纸蒙在帖上,用笔将字的外形轮廓钩出,填上墨,就称之为“双钩廓填”,这样做比较接近真迹。我前面谈到的王羲之的兰亭神龙本,就是唐人用这种方法搞的。其次是单钩,再是满摹,《续书谱》里面说“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我们把临和摹结合起来学,又得到古人的位置,又得到古人的笔意,何乐而不为呢。
        要求大家从现在起开始临帖,从头开始,老老实实,没有别的捷径,辽宁从一个书法弱省变为全国书法强省,就是因为省书协聂成文主席倡导主持的十几届临帖班学习传统而取得的成果。我体会临帖就是学习书法的捷径。没有水平,就想当书法家不行阿!社会不会承认你,空想成名,不下苦功夫怎么行。学书法很苦,就是这么回事,你越想出名,越出不了名,就是暂时你出了点名,过几年以后你要后悔的,你有本事了,写好了,自然会有人找您,有句诗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到时候“天下谁人不识君”。成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只要努力,总会成功的,有志者事竟成么“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书法作品的艺术性的高低同传统书法的继承成正比,这是通过实践所得到的证明。

      下面我讲第二个大问题:创作。内容包括写字、书写的内容、书写的表现形式等。
      你临好了帖开始搞创作了,这就讲到一个吸收。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讲:“学书别有观碑法,透过刀锋看笔锋。”古人的书法作品,也不是都好,就是大名家的作品,也不是字字皆精采。这就要求我们提高眼力,多看,懂得欣赏、比较,总结前人学习书法的经验,做到有所取,有所不取,融百家于一炉。你临了碑帖吸收了古人的精华,要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要消化。
       讲了创作里面的写字,再讲内容。我们可以写唐诗、宋词、古代散文名篇,古人书学名言,现化名人警句、新诗,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东西。搞书法的人必须要有点学问,陆游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是功夫在字外。怎样理解呢?第一是学书者要有很好的修养。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从各方面提高和培养自己的情操,也使自己有比较好的气质。第二是广泛吸取其它艺术营养。书法家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提炼属于美的现象;并把它融进自己的书法艺术中去,作家要体验生活,比如作家在我们当中,他会把我们身旁的事情维妙维肖地反映出来,写出来,我们会随着他的作品而喜怒哀乐,去哭去笑。画家去体验生活也可以表现祖国的大好河山,那是有形的东西,我们怎么体验生活呢?传张旭见公孙大娘舞剑,担夫争道而提高书艺,悟出草书等笔法,怀素观夏云多奇峰,夜晚听江上的涛声,启发了书法创作的灵灵感;从这些说明我们也可以体验生活。我们观察生活时,天地万物的变化产生了第一级的移情作用,这些自然界的万物在我们心中变得有感情、有理想,激起我们的共鸣,通过我们手中的笔把这些美好的感情表达出来。在表达时,自然界的景物都没有了,只有线条。当然这些线条带上了作者本人的思想和感情,这是其它艺术所没有的第二级移情作用。这就是我对书法家怎样去观察、体验生活的理解。
       我发现好多作品中有错字、丢字现象。你抄的唐诗都能抄错说明你平时学习太少,还有的作品中出现半简半繁的字如“覌”字等,制造了新的异体字。这是我们在创作中应避免发生的,这就要求加强字外功夫。你不会作诗,起码先学会背诗。讲到简化字,有人问到学书法必须写繁体字,写简化字不行吗?我个人觉得装饰用的书法作品可以用繁体字,甲骨、金文都可以,也可以用简化字,但不可一幅作品里有简有繁,一字当中半简半繁。属于正式的文件、教材或宣传品,应该用规范的简化字。这是国家制定的法律嘛,应该遵守。
        我再讲创作的形式,毛笔书法有中堂、对联、斗方、条幅、扇面等。硬笔书法的表现形式也是很广泛的。书写的形式,一般说横竖二种。在表现方面制作成圆形、扇面形、长方形、长形、方形,在装接方面可采用传统的方法依据书画的装裱形式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也可采用墙壁纸、吹塑纸、白板纸、胶合板等现代装饰材料对作品进代现化装裱,也可以镶框,可直接悬挂,还可做成书签等。硬笔书法书写的表现形式,也可称为现象,第一是传统现象,它的特点是用硬笔表现毛笔的线条粗细、章法疏密以及笔致、墨韵的变化,用的工具也多种多样,有美工笔,有用竹子、筷子、羽毛等物制成的笔,有用铅笔蘸墨书写等等各种形式,大多照搬毛笔书法的表现形式,是将大的表现形式缩小了,翰墨意趣比较浓,作者的面也不少。第二是本色现象,用硬笔直接去表现,不经特殊加工的钢笔也好、圆珠笔也好、都可以直接表现笔划的粗细。这和用劲的轻重也有关,可能有不少同志没有体会到,但做到了。我见过己故书法家邓散木先生临写的钢笔字帖,钢笔线条的起伏、韵律和节奏,维妙维肖,别具新意,很好地体现了钢笔书写的本色现象。第三是创新现象,我看主要借鉴日本书道的一些流派及参照国内现代书法而搞的一些创作,有些表现形式如写“山水”二字,就画个山和水。我想这个东西不提倡搞,毕竟象形文字占中国文字的比例很少,遇到一些不是象形文字的字怎么办?创作面窄,但是,也不要强加制止,顺其自然为好!其实搞书法,还是应该朝把字写得好这个方面去追求。这仅是我个人的观点。一幅作品在完成了以后要铃几方印章,可以起到增彩和活跃布局作用。印可分为“名印”、“闲印”两种,名印包括“姓”“名”“字号”印,闲印包括引首印,押角印,名印铃在落款的下方或左方。“闲印”做引首时铃在作品的首字或往下点,作为押角时铃在作品的右下角,印章大于落款字,喧宾夺主,作品比较小,印章很大,不协调,也这是必须掌握的知识。

未完   精彩继续→→

作者: 韩品刚    时间: 2008-2-28 16:28:54     标题: 精彩继续

问:初学书法,应该临哪些帖?
答:帖,这里作样本、范本的代称;选临什么样的帖,这完全要看个人条件,自己喜欢什么风格,如同喜欢吃什么一样,别人只能建议,不能代出主意。但有一点,临帖要选那种版本清晰、年代早的好的本子。要学古人,要取法乎上,这一点不能有模糊的认识。比如写行书的学学二王,学宋四家的都是正路。  

问:写硬笔书法,必须先学写毛笔字吗?字帖上的字那么大怎么临?怎样理解您说的临帖?
答:写字,必须继承传统,这一点是肯定的,否则,不会写好字、初搞硬笔书法的同志,一下子拿欧颜柳赵那种大楷字字帖临习,可能掌握不好位置,进步不会很快,但我觉得临小楷字帖还是可以的。如王羲之小楷、钟绍京的灵飞经、赵孟頫的汲黯传等都可以。毛笔书法与硬笔书法的区别,只是使用的工具不同,都是写汉字,不要把它对立起来,写硬笔书法的同志,如果条件许可,可以学写毛笔字,而且事实证明,硬笔字写的好,写毛笔字进步也快。还有一种方法也比较好,比如单写古代某家的帖,可以把现代书家用硬笔临写的范本结合起来学。

问:硬笔书法报上有文章说钢笔执笔应该松,毛笔执笔应该紧,你是怎么看的?
答:对这个问题我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这篇文章我没有看到过,但我觉得如果该文作者正如您所说的那样,毛笔执笔应该紧,硬笔执笔应该松,起码这种提法就偏颇。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紧和松是相对而言的。执笔松,松到拿不住笔,如何来写字?我个人体会在执笔写字过程中有紧有松。毛笔和硬笔都是同一个道理,不要搞得玄而又玄,我们有些理论家写的文章,故弄玄虚,看了一大顿,也不知道说些什么,说不明白一个道理,不是套用西洋新词,便是因袭古人用语。我想使用形象化语言是改变书论文风的突破口。执笔与拿筷子是同一道理,筷子能按照我个人的意志夹起食物送到嘴中,就是拿对了,笔能按照我的意思写出字来,也算执对了。我讲的大家可以去体会,都是实际的东西,我们在写钢笔字的时候,是不是松紧结合,具体到写每一个字,起笔与落笔,笔划的粗与细,体会一下就知道了。

问:写硬笔书法是不是也应像写毛笔字那样悬腕?
答:不必,就是写毛笔字也不一定都悬腕,写小楷字,就不必悬腕。五代北宋以前没有高桌,人们席地而坐写字,腕和肘不想悬也得悬。宋以后,有了高桌,人们写字要想笔划灵活,就主动地把腕臂提高,至于抬起多么高,是随写字时的需要而定。我们现代写钢笔字,字这么小,再悬腕,不是找罪受吗!当然啦,有的硬笔书法作品是用其它工具书写,需要悬腕时,可以悬,因实际情况而定嘛。

问:您说搞书法要加强字外功夫,书法家的字外功夫具体包括哪些?
答:多读书,我个人认为,做为一位书法家,起码应具备以下这些条件,字写得好,懂书学理论,能书法教学,知道一些考据、鉴赏方面的知识。这是起码的、能够通绘事、善篆刻、晓音律,诗琴书画俱精那更好了。成为书家不是简单的事情,光字写得好,是不够的。我记得看过沈尹默先生的文章,沈先生称光会写字的人为善书者,就是这个道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不过留下来一千多位书法家,看来一个时代出一个大书法家是不容易的。艺术品本身就反映了一个人的修养和学问,写字要有书卷气,就是要有学问。书卷气的内容就是作者的修养和各方面的才华。字外功夫,就是写字之外所有做学问的功夫。

问:讲怎样临帖与创作,这与老师反复提到的继承与创新有什么关系?
答:继承与创新不是对立的,但也不能在其中划一个等号,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创新,继承主要是针对学习而言,创新主要是针对创作讲的。初学者当然谈不上创新,主要是继承,把老一辈留下来的东西继承下来。继承实际上是临摹,临摹固然重要,但它不是创造,不是创造也就算不上高超的艺术作品。新的必然代替旧的。任何事物不发展就等于倒退。不前进、不革新就会被时代所摒弃,这是不可抗拒的发展规律,任何一门艺术要能得以发展,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它“新”。 “新”就新在它广泛吸取、博采众长,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书法的鼎盛时期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我们的艺术家们都遵循这个发展规律,获得成就和荣誉的。善于继承和创新,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齐白石就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继承的目的是为了创作。临帖是基本功,没有这个基本功不行,临帖的过程就是继承的过程。我个人是这样认为的。我想,它们的关系,就是如此。各位还有什么问题?如果没有,就到这里吧。我前面讲的都是个人的观点,有些观点可能不对,欢迎诸方家同道指正。

原载于《书艺天地》总第30期   200302
张华庆: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辽宁省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席
辽宁省书法家协会硬笔书法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作者: 韩品刚    时间: 2008-2-28 16:41:47     标题: 读张华庆《谈临帖与创作》有感

                                                   读张华庆《谈临帖与创作》有感


        一选好帖,即所谓“取法乎上”。哪个帖好?这要看缘份。请问哪个姑娘好?你看她好,未必别人也看好,但总有大家都看好的。你选漂亮的姑娘,人家不一定跟你,但选一本好帖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好帖也不少,这要看自己的缘份。就是你与哪个好帖有缘,有感悟,有激情,愿意天天与她见面,热恋她,一时也离不开她,选好帖是科学发展观。学书法,跟抽烟喝酒一个样,要“Lian”,哪个“Lian?”练习的练?不,是恋爱的恋,一时也离不开她,恋她,你会觉得她越看越美,只有她才是你的真爱,只有她能陪伴你的一生。给你讲个故事,有一位小伙子,恋上了、处了好几个,最后他恋上了“庭庭”(庭庭是谁?就是孙过庭)一发不可收拾,看呐,看呐,越看越恋,甚至于把“庭庭”头上有多少根头发都数得一清二楚。他成功了!为什么?因为不管是哪一位陌生人见到他都认识,知道他是“庭庭”的对象。不仅如此,他又得到了“庭庭”她姥爷的真传。你知道庭庭的姥爷是谁吗?姓王,王羲之。逗你玩吗?不,这是学好书法的恋爱观,成功论。选自己得意的好帖,是自己本人的特色,就象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一样。
        二、读好帖,其实就是一个字“恋”,千遍万遍看不够,拿不下眼,放不下手,忘了抽烟喝酒。你要千方百计地去追求,去爱她,恋她,与她交谈、对话、勾通,把真情给她。这就是我们华庆先生所说的“移情作用”。非常重要啊!没有情,没有爱,什么都没有了……有谁去看画展啊?有谁与你分享快乐啊?这是学习书法的人性论。爱是动力,恋是手段,性是本质。
        三、选好笔,你读帖也要读出“姑娘”是用哪种笔写的作品,你要留心那些成功的有名有实的书法家用什么笔,写什么字,写多大的字,写什么形式,用什么样的笔。当然还有用什么纸,什么墨,加多少水。
        四、执好笔。指笔法,多指小楷或小字而论。大字,悬肘,执法多变,正、斜、翻、转、扫、刷均可,更具风采。一句话,顺手为尚。正如张华庆先生所说,执笔如拿筷子,什么松与紧,能把红烧肉更快地送到嘴里就是得法。深刻啊!相当的深刻。
        五、布好白。布白,章法,气势是书法作品的最高境界。字字美不一定是好作品,笔笔到位,只是善书。全局美,才是美,都美就不美,美中有丑才是美,丑是美的组成部分。譬如:直是美,不直更美;你看美女是挺直的,但她的弯曲之处更美,这是书法作品的人性美。太直不美,有斜才美,有歪才显正。有胖、有瘦、有老、有小、有正常人、有残疾人、有健康人、有病人,有男有女,这才是社会现象。你的作品追求完美,就要有海纳百川的迫力。不关心弱势群体,只注重豪华,飘浮、华众取宠不迷人。近观“书艺天地”聂成文先生自作诗书作,气势磅礴,挥洒自如,玩个痛快,我看呆了,比喝茅苔过瘾,为什么?这是书法境界。
        岁次丁亥大雪之日书于知心园画室灯下     李英寰   (印)


     李英寰:大连市硬笔书法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东北财经大学教授

图片附件: CIMG1857.jpg (2008-2-28 16:41:47, 108.18 KB) / 下载次数 164
http://bbs.zgybsf.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Q3NDV8MjczZjgyMjl8MTczMTY0NjUzNXwwfDA%3D



图片附件: CIMG1858.jpg (2008-2-28 16:41:47, 103.62 KB) / 下载次数 169
http://bbs.zgybsf.com/forum.php?mod=attachment&aid=NDQ3NDZ8NDE4YjQ4ZGR8MTczMTY0NjUzNXwwfDA%3D


作者: 路太明    时间: 2008-2-28 18:46:31     标题: 拜读

拜读
作者: 陆舍无    时间: 2008-2-28 18:51:12

学习
作者: 刘志华    时间: 2008-2-28 22:55:32

学习!受益匪浅!
作者: 合耕斋主    时间: 2008-2-28 22:59:20


作者: 柳长忠    时间: 2008-2-29 00:11:06

谈得有深度,有普遍指导意义。认真读完~~欢迎张主席多为我们带来好文~~
作者: 雪狐    时间: 2008-2-29 14:30:14

鞭辟入里 深入浅出 认真学习 弄懂弄通          
作者: 朱惠刚    时间: 2008-2-29 15:00:42

好文章!

作者: youlanshan001    时间: 2008-3-5 15:36:55

通俗易懂好文章
作者: 老牧    时间: 2008-3-8 23:15:13

全文認真拜讀,十分精彩 對初學者來說如獲至寳
作者: 李荣华    时间: 2008-3-9 20:47:29

讲的好,学习了.
作者: 感恩的小甜甜    时间: 2008-3-10 20:44:01

:全是很好的经验! 大家一起来学习吧!仔细读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相信么!就请来读读吧!
作者: 感恩的小甜甜    时间: 2008-3-10 20:45:02

好文章大家一起来读~
作者: 五柳头    时间: 2008-3-11 11:58:31

再次拜读
又有新的收获


作者: 电视台    时间: 2008-3-11 15:59:19

这是一篇对初学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切合实际的好文章.
作者: 电视台    时间: 2008-3-11 16:01:30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对急功近利的朋友真是一剂良药呀!
作者: 电视台    时间: 2008-3-11 16:06:21

国展中获奖作品也常出现错字,能写自己东西的人就更少了,当代搞书法的人是应该静下心,多读几本书,认真做点学问了。
作者: 杨国桓    时间: 2008-3-11 17:32:59     标题: 海城市硬笔书协王成强委托杨国桓跟贴

我 用心阅读了张主席的这篇大作,很有针对性和时新性,回答和解决了 当前书界比较困惑的问题!是一篇十分中肯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好作品,杨国桓将在《中国硬笔书法在线--海城杨国桓个人空间》、新浪网博客的《临溟硬笔书法天地圈论坛》、中国书法家论坛---杨国桓个人空间、和新浪网博客---杨国桓博客的圈子---新世纪文化人圈子、兴艺书画文圈子转载此篇!严重支持韩品刚的艺术行动1
作者: 杨国桓    时间: 2008-3-11 18:03:53     标题: 海城杨国桓再次用心拜读!

杨国桓再一次用心拜读张主席的文章,感谢张主席对于当前书界普遍问题的精辟论述。
作者: 耕云轩主    时间: 2008-3-11 20:48:02

鞭僻入理,深入浅出.绝妙好文,受益良多.....08硬坛理论最佳帖....哈哈 :victory:
作者: 杨国桓    时间: 2008-3-12 07:56:43     标题: 阅读,体悟,欣赏,支持!

我已经在我的各个博客和空间转载了这篇文章!读罢,确实感到十分解渴!十分深刻!热烈支持主席的观点和论述!希望得到主席的指导!
作者: 杨国桓    时间: 2008-3-13 08:01:15     标题: 临帖创作的书路越走越宽广!

海城许多年以来一直高扬继承传统,勇于创新的大旗,坚持选名帖,临好帖,临帖与创作交替的路子,所以从娃娃到老人,从城里到乡村,形成了端正的书风和书路!锻造和孕育了如张世刚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书法家,和大批的书法爱好者! :victory:
作者: 王江    时间: 2008-3-31 20:30:59

实实在在的好理论文章,认真拜读,过瘾!
作者: 湖缘居士于涛    时间: 2008-4-16 22:32:25

欣赏
作者: 国峰    时间: 2008-5-29 10:56:59

受益匪浅。
作者: 杨晓春    时间: 2008-7-20 17:18:12

张老师谈的好
学生收益了
作者: 蒋迎军    时间: 2008-7-20 19:43:22

欣赏
作者: 千金一诺    时间: 2008-7-21 17:05:59

认真学习了一遍!
作者: yishenzhaizhu    时间: 2008-8-27 23:26:44     标题: 通俗易懂,受益匪浅。

原帖由 韩品刚 于 2008-2-28 16:25 发表
                                                                   张华庆谈临帖与创作
        
        首先,我讲一讲临帖,临帖就涉及到选帖,选什么样的帖,什么样的版本。应该挑选最接近真迹的本子,这是 ...

作者: 钱宝成    时间: 2008-10-1 19:01:18


作者: wxh29    时间: 2008-11-18 13:23:55


作者: 田也    时间: 2009-8-10 23:23:39

学习,
作者: 葛华伟    时间: 2009-8-14 23:35:38

拜读,深有同感!
作者: 李志勇    时间: 2009-8-15 09:23:20

拜读学习
作者: 昔庵主人    时间: 2009-9-11 15:51:19

拜读!
作者: 太平川书画协会    时间: 2009-9-13 23:02:00

拜读  有深度
作者: 老山    时间: 2009-9-15 21:41:38

好好学习
作者: kellyxu-2008    时间: 2009-10-4 20:21:09


作者: kellyxu-2008    时间: 2009-10-4 20:21:15


作者: 柳学令    时间: 2009-10-4 21:45:38

好好学习
作者: 不惊荣辱    时间: 2009-12-11 14:28:24


作者: 矩园余墨    时间: 2009-12-11 19:10:49

深受启发!
作者: 江山    时间: 2010-5-25 21:15:49

学习了 ,受益匪浅
作者: 王鹏景    时间: 2010-7-4 15:34:43

学习了
作者: yishenzhaizhu    时间: 2010-7-5 18:18:24

:全是很好的经验! 大家一起来学习吧!仔细读读,会有你意想不到的收获!相信么!就请来读读吧!
感恩的小甜甜 发表于 2008-3-10 20:44

贺晶妹妹说的好。我读过后,收获颇多,广大同道不妨一读。
作者: 五彩墨    时间: 2010-7-6 07:46:57

学习




欢迎光临 中国硬笔书法论坛 (http://bbs.zgybsf.com/) Powered by Discuz! X2